1、阅读题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柳梢青 ·?春 感
刘辰翁①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②风光,山中岁月,海上③心情。
①刘辰翁:南宋末年著名词人。南宋灭亡以后,曾参加抗元斗争,晚年隐居故乡山中,从事著述。②辇下:京师。③海上:汉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牧羊于北海上,矢志守节。
小题1:词的上阙从哪些方面表现“城”之“愁”?(5分)
小题2:联系全词,简要分析“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分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2、阅读题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陌上桑(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
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
“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馀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馀。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
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晳,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1.作者是如何描绘罗敷的外貌之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这首诗歌的主旨是表达罗敷对爱情的忠贞,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点绛唇 越山见梅?吴文英①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②空山暮。
【注】 ①吴文英,南宋词人。一生未第。②横笛:笛曲中有《梅花落》,此处暗指梅花凋落。
小题1:这首词借梅的形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
小题2:有人认为这首词表现出吴词“清疏空灵”的特色,请联系结尾“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所表现的意境来谈一谈。(3分)
答:??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①-②题。
橘诗
【南朝】虞羲
冲飚发陇首,朔雪度炎州。摧折江南桂,离披漠北楸。
独有凌霜橘,荣丽在中州。从来自有节,岁暮将何忧!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写严寒天气,寒风自西北陇首呼啸而来,朔雪直达岭南炎州,肆虐逞威。
B.三四句写风雪过处,树木几乎无一幸免的景象:江南桂树摧折,漠北楸树凋零。
C.最后两句写中州橘树从来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但岁暮来临时也会忧心忡忡。
D.这首诗咏橘言志,在生动的描写之后,以议论抒情作结,主旨突出,意蕴丰富。
②请简要分析“独有凌霜橘”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诗歌阅读(8分)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小题1: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4分)?
小题2: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描写音乐给听者带的感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