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
A.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分别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王实甫的《西厢记》。
B.宋代词作家群星灿烂,苏轼、辛弃疾、陆游、范仲淹等创作了大量豪放词作,欧阳修、柳永、李清照、温庭筠、姜夔、李煜、周邦彦、晏殊等则创作了大量婉约词作。?
C.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的是万家宝的剧作《雷雨》,该作品和《日出》一起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地位。 ?
D.《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阅读以下几个文段,选出对文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一)
到冬初,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范爱农》)( )
A.“更”表现了我们生活状况愈加不好,经济上愈加困难。
B.“还”则表现了我们继续靠喝酒来消减愁闷,聊以自慰。
C.“忽然”“接着”,表明那场社会变革来得快,去得也快。
D.爱农此刻革命情绪高涨,他是真心向往、拥护变革的。
(二)
洪教头深怪林冲来,又要争这个大银子,又怕输了锐气,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拨草寻蛇势。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入来。林冲望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林冲看他脚步已乱了,便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林冲棒打洪教头》)( )
A.洪教头此刻的心态是争胜怕输,有些急于求成。
B.林冲的心理活动表明他此刻不忘忖度柴进心思。
C.双方都使棒对抗,但显然林冲更为沉着、缜密。
D.洪教头两棒先后落空,而林冲靠三棒制服敌人。
(三)
①每天,金大力都是头一个来,比别人要早半小时。来了,把孩子们搬下来搭桥、搭鸡窝玩的砖头捡回砖堆上去,把碍手碍脚的棍棍棒棒归置归置,清除“脚手”板子上昨天滴下的灰泥,把“脚手”往上提一提,捆“脚手”的麻绳紧一紧,扫扫地,然后,挑了两担水来,用铁锹抓钩和青灰,——石灰里兑了锅烟;和黄泥。灰泥和好,伙计们也就来上工了。他是个瓦匠,上工时照例也在腰带里掖一把瓦刀,手里提着一个抿子。②可是他的瓦刀抿子几乎随时都是干的。他一天使的家伙就是铁锹抓钩,他老是在和灰、和泥。他只能干这种小工活,也就甘心干小工活。他从来不想去露一手,去逞能卖嘴,指手画脚。到了半前晌和半后晌,伙计们照例要下来歇一会,③金大力看着太阳,提起两把极大的紫砂壶就走。在壶里撮了两大把茶叶梗子,到他自己家的茶水炉上,灌了两壶水,把茶水筛在大碗里,就抬头叫嚷:“哎,下来喝茶!”傍晚收工时,他总是最后一个走。他要各处看看,看看今天的进度、质量(他的手艺不高,这些都还是会看的),也看看有没有留下火星(木匠熬胶要点火,瓦匠里有抽烟的)。④然后,解下腰带,从头到脚,抽打一遍。走到主人家窗下,扬声告别:“明儿见啦!晚上你们照看着点!”——“好来,我们会照看。明儿见,金师傅!”(《故乡人》)( )
A.①处表明金大力勤劳,当瓦匠头儿富有责任心。
B.②处表明金大力瓦匠手艺不精,很少用得上抿子。
C.③处表明金大力人如其名,力气大,善于提水。
D.④处表明金大力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整洁又利索。
(四)
米洛斯的维纳斯虽然失去了两条大理石雕刻成的美丽臂膊,却出乎意料地获得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向人们暗示着可能存在的无数双秀美的玉臂。尽管这艺术效果一半是由偶然所产生,然而这却是向着无比神妙的整体美的奋然一跃呀!人们只要一度被这神秘气氛所迷,必将暗自畏惧两条一览无遗的胳膊会重新出现在这座雕像上。哪怕那是两条如何令人销魂勾魄的玉臂!(《米洛斯的维纳斯》)( )
A.米洛斯的维纳斯若没有失去两条大理石臂膊,就不会高雅美丽。
B.失去一双臂膊为维纳斯赋予了存在无数双秀美玉臂的可能性。
C.维纳斯失去玉臂是由于偶然,但这偶然却使她获得了整体美感。
D.当人们已被断臂维纳斯感动,再为她复原手臂将是不可接受的。
(五)
人类的婴幼儿不会使用语言,难道我们要否认一个一岁的婴儿会感受痛苦吗?如果不能否认,语言就不可能是决定性的。当然,大多数父母了解自己孩子的反应超过对其他动物反应的了解,但这只表明这样的事实,与对动物的了解相比,我们掌握的有关人类自己的知识相对多得多,与婴儿的接触也密切得多。而研究其他动物行为的人以及养有陪伴动物的人,他们就像我们了解婴幼儿一样,很快就学会懂得动物的反应,有时理解得更深。(《动物的疼痛》)( )
A.婴幼儿虽然不会使用语言,但是肯定会感受痛苦。
B.画线句子的意思是:语言的有无不能必然证明痛苦的有无。
C.人类与动物接触有限,对自己的了解要远多于对动物的了解。
D.研究和饲养动物的人对动物的了解要多于对人的了解。
参考答案:(一)C
(二)D
(三)C
(四)A
(五)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下面的空缺部分。
小题1:无丝竹之乱耳,?。
小题2:??,??,受下赏。
小题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小题4:亲小人,远贤臣,?。
小题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本题以上下句的形式考查默写能力。整题都出自教材,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名篇。所填之处大都是名句,所以难度不大。得分的关键是填写时要一字不错。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本题所考查名句虽都出自教材,但没给出出处,因此增加了默写难度。但所填诗句不是难理解的诗句,所以整体不难。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十八岁和其他》一文的主旨是写一位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和鼓励,第三节题目为“读书的苦与乐”,内容写的是“儿子读书时的苦”与“父亲读书时的乐”,这些内容是否偏离了主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不偏离。因为叙写“父亲读书时的乐”是为
了强调对儿子的同情与愧疚之情,从而更加突出了对儿子的关心和爱护,并且为下文作铺垫。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②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寡人之于国》)
③______________,非能水也,而绝江河。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劝学》)
参考答案:①则修文得以来之 既来之
②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③假舟楫者 君子生非异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