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成千上万的蜂儿携带着它们的尖刺气势汹汹地杀来。可漫山遍野的植物却绽开了它们的“笑脸”——用一簇簇娇艳的鲜花来迎接这些不速之客。结果,一副和谐、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出现了:蜂儿在植物间忙忙碌碌,替它们采花授粉,而植物又提供芳香的花蕊,让辛勤的蜂儿酿蜜。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包容成就旖旎春光
漫山遍野的植物用笑脸接纳杀气汹汹的蜂群,成就了了生机盎然的春天;坚而不摧的蚌用柔躯接纳硬砾,成就了晶莹剔透的珠石;坚挺如铁的树干用挺拔接纳柔藤,成就了藤树相依的奇美……面对异物,用“武器”还是“笑脸”?对某些事物,包容成就旖旎春光。
他,是年纪轻轻就能玩转软件的天才少年,甚至破解了数款苹果产品的程序编码;他,是桀骜不驯的苹果公司总裁,数次为那个专给他捣乱的少年头痛不已。当有一天,二者相遇,面对这个玩世不恭的挑衅者,乔布斯会如何选择?它可以痛斥少年,可以控告侵权者,可以举起“武器”——但是,他选择了包容。乔布斯友好的态度以及他提出的优厚的条件打动了少年,最终,他成为苹果旗下专管编程的程序设计师,为苹果公司的未来开辟了新的天地。试想,倘若乔布斯采取另一种策略,可还会有如今强大的编程师为公司保健护航?包容,成就了企业的旖旎春光。
他,是脾气火爆、行事不羁的铁相;他,是权威至尊、高高在上的国王。当铁相纵横政坛,国王何去何从?面对这个兼具霸气与才气的首相,英王乔治六世选择了包容。他包容丘吉尔的强硬性格,竭力维护这个坚勇果敢的首相。二战时,正是君臣之间完美的搭和,才成就了战事的胜利,成就了英国崭新的时代。乔治六世的包容,让丘吉尔在其逝世之际为他挥泪写下“勇者无敌”的悼词。是的,乔治六世是当之无愧的勇者。他从不用“武器”来应对丘吉尔,反之,用“笑脸”谱下君臣协奏的华美乐章。包容,成就了国家的旖旎春天。
而如若用“武器”去打击本可以协调的“外来优势”,以针锋相对代替笑脸相迎,又会如何呢?
他,是风度翩翩、才华出众的将领;他,是神机妙算、鞠躬尽瘁的军师。他的羽扇纶巾若能携手他的古琴空城,那该是多么美妙的图景!可周瑜只当孔明是仇敌,是利刃,他不可能战胜得了自己!“既生瑜,何生亮”的背后,有多少人扼腕叹息。他,是饱读诗书、才高八斗的学者;他,是维护专制的皇帝。本可以中用于谦巩固统治的他,却唯恐此人对他不利。最终,一代耆宿颠沛至死,而他的王朝,亦江河日下……
也许,入侵者是一柄好剑;也许,挑衅者能助你一臂之力。本可互利和谐,何必兵戈相见?
包容,成就旖旎春光!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由三个句子组成,第一、二两句分别写了“植物”在受到外来侵犯时所采取的不同态度。有些植物会动用自身武器进行自卫,而有些植物却展开了他们的“笑脸”,一二句之间用“然而”形成转折,语义的重点落在后面,包含了较为明显的倾向性,第三句是第二句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有了“笑脸”才形成了“和谐、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第二句和第三句形成某种关系,可以理解为因果关系或者条件关系。只有准确地把握好这种关系,才能写出切合题意的作文。材料中的第一句又与第二句形成一种对比,通过这种对比,我们可以理解为“人们”或者“事物”对待不同问题所采取的不同方式或态度。根据第一二句之间的对比,有同学可能立意为“我们要正视对手(敌人)”,“尊重对手(敌人)”等。由于原材料中涉及到的内容,也没有明确地指向说“外来侵犯者”或“气势汹汹地杀来”的就一定是对手(敌人),这一立意只能说一般。不如确定为“态度”或者“处理问题的方式”更为符合题意。根据“满山遍野的野花展开笑脸”,可以确立出“宽容”“友善”“包容”等立意,这些都能比较好的把握材料的内涵和文本的倾向,较为符合题意。但理解为“乐观”则不妥。根据“和谐、宁静、美丽”等自然景象确定立意为“和谐”也较为符合题意,但理解为“成功”等就有些偏离了材料内容。根据“蜂儿----------酿蜜”确定立意为“共赢”“合作”等,也能符合材料意思。以上立意无论写哪一种,都必须阐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写“态度”、写“包容”、写“友善”,都必须落实到结果上来,是“态度”带来了“和谐、共赢”,是“友善”、是“宽容”形成了“和谐共赢”这种美好的景象。这样的审题立意确定为切合题意,属于一类卷。如果只写了“态度”“友善”“包容”“宽容”等话题,没有阐明这种关系的判为符合题意,属于二类卷,如果写了“乐观”“笑脸”“对手”等有些偏离材料内容或者根本不涉及原材料内容,有明显套作嫌疑的判为基本符合题意,属于三类卷。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请以“吹皱一池春水”为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首先要看清题目,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不是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可根据题目要求和构思角度自拟文题,命题作文则必须以命题者给定的文题作文,不能另起炉灶自拟题目。其次要明确题意。该题目取自南唐词人冯延巳《谒金门》中传诵古今的名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原词句因物起兴,抒写内心哀怨。以词句入题,委婉含蓄,富有文采和比喻意义。因此你不一定要知道题目的出处,但应该懂得“风”吹皱“一池春水”的因果关系,以及“吹皱”的风只能是微风细风,不是狂风飓风,也应明白“风”不单纯指自然之风,吹皱的也不只是“一池春水”。然后要确定重点和范围。题目的比喻性使文章的选材和角度具有相当的宽泛性。不管来自何处何地的何种“风”,只要它产生了影响和辐射,均可构思成文,当然最好选择你最熟悉,最有新意的,能够使人内心产生一种震撼力的“风”作为重点内容。考虑到题目有较强的文学性,较适宜的文体是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散文。
【优秀习作】:吹皱一池春水
风乍起,落叶沙沙,像晚风在吟唱,诗一般。
浪拍岸,波涛滚滚,如海啸在弹奏,歌一般。
银电闪,霹雳隆隆,似雷电在怒号,笑一般。
文学像风像雨又像雷,拨动我的心弦,滋润我的心灵,激励我的心志。
从那“虫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中,我学会了对奇妙美好的大自然的陶醉。懂得对晚枫红叶的痴,对万条丝絮的醉。
从那“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中明白了高昂柔情的旋律的韵味。欣赏着“人间难得几回闻”的萦回,品玩着“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耐味。
更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子之心中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感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平淡文字中的无限寄托与期望。好男儿,确实要把自己看得伟大些。陈涉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屈原的“鸷鸟不群”,龚自珍的“不拘一格降人才”,他们都怀有对太平的向往,对未来的憧憬。
他们争做的是栋梁,而不是朽木。
还有那一腔“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热情。也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期待。更远有“疑是蟾宫谪降仙”的佳人春戏;“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的忠贞;“油壁香车不再逄”的单思;“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凄惨;“士二其行”的怨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悼念;“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愤慨与无奈;“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的孤独……
一首诗,就是一条人生路,阑珊回首,它就在掌中。诗歌伴我走,路,只有一条,心思,却可以几缕。不但眼看前方,而且要耳听八方。诗,引导我步向圣殿。
读诗,就是读懂自己的心情。诗不同,心情也可以不同;心情不同,诗也不同。
我总怀着变化的心情去读诗,读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情;“对影成三人”的空寂;“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雄心;“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野心。
不知道是我的心情改变了诗韵,还是诗的情调感染了我的思绪。
我有感慨,也有叹息……
诗,像一只飘浮的幽灵,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轻轻地扫着我的头发,偶尔刺激一下我的神经,带来一阵清新的芳香。
我沉淀在诗性的世界里,漫江碧透,水村山郭,河豚欲上,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野旷天低……
掠过湖面,春水为之荡漾。溶入我的血液,生命因之缤纷五彩。
夜深时,我只想与诗月下秉烛,将进酒,杯莫停。
诗,在我的心湖上吹起阵阵涟漪。
【简评】
作者以诗为文,运用大量课内外所学的诗文名句,言明心志,抒写情怀,挥洒自如,诗意盎然,以一颗诗心来欣赏诗句,评点诗人,勃发诗情。诗,溶入血液,在心湖上如春水荡漾,泛起阵阵涟漪。充分展示了“腹有诗书气自华”,厚积而后能薄发的才气。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雅礼中学高三联考试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富人,成天觉得自己不痛快,他决定出去寻找痛快。他看见一个农夫在耕地,便问他:“你知道哪里可以找到痛快吗?”
农夫说:“你帮我把地耕完再告诉你吧!”
“好吧。”这个富人下了地,和农夫在炎炎烈日下干起活来。
地耕完了,他们来到树阴下,富人感到非常口渴,农夫给了他一大碗水,富人一饮而尽,情不自禁地说:“真痛快!现在你快告诉我,到哪里可以找到痛快?”
农夫说:“你不是已经找到痛快了吗?!”
这个故事会使你产生怎样的联想?请结合材料确定立意,联系生活,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1. 自拟题目。2. 不少于800字。3. 卷面工整。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写作题 作文
请以“激情与理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且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激情与理性”是一道“关系型”的作文命题。写作本文首先得理解“激情”与“理性”这两个词语的含义,搞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激情”是一种强烈而激动的情感,而“理性”指的是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两者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它们之间是一种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的关系。激情往往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而理性则是把握人生方向与平衡的方向盘。一个人如果没有激情,人生会变得冷漠、萎靡而苍白;但是如果缺乏理性的驾驭。激情则很有可能变为一匹脱缰的野马,带着你驰向你无法预知的境地。所以,应当努力达到二者的和谐共处。完美统一,这样才能谱写出人生的华彩乐章,也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思考这一问题,对于年轻人的健康成长也不无意义。
写作本文可以联系当今社会上那些缺乏理性思考,不计成本,不计后果,凭一时热情办事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议论,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也可联系社会上某些瞻前顾后,一味计较成败得失而缺乏热情的冷血的社会现象展开评议,指出在这类社会问题中缺失的关键元素——或理性,或激情,从而强调理性与激情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不可偏废的道理。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苏格拉底和克拉苏相约分头到很远很远的一个风景如画的国度去讲学。许多年以后,他们相遇了。他们发现,那个国度实在是太远了,走上一辈子,也不可能到达。
卡拉苏懊悔地说:“我竭尽全力地向那个国度奔跑着,它却是遥不可及!我不仅没有传播自己的知识和学术,更没有欣赏到那醉人的美景……这,太令我失望了!”
苏格拉底却说:“一路上我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与他们交谈,无形中也传播了自己的思想,同样也学会了很多新知识。虽然我没有到达我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地,但也没有忘记欣赏沿途的美景。”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