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26 16:27:20 【

1、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玛丝洛娃上诉被驳回,是因为枢密官斯科沃罗德尼科大认为聂赫留朵夫出于道德要求决定同卡秋莎结婚的想法,实在可恶之至。最终他以撤销原判理由不足驳回上诉。(《复活》)
B.得知妻子瑞珏在城外难产而死,觉新痛哭流涕地说:“我是杀死她的凶手。不,不单是我,我们这个家庭,这个社会都是凶手!”(《家》)
C.扩大实业规模后,面对资金短缺等各种困难,吴荪甫仍坚信“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的。”(《子夜》)
D.送别夏尔后,欧也妮买了一幅世界地图,钉在镜子旁边。她天天看着地图,好像自己也在船上,跟着堂弟航海去印度。(《欧也妮·葛朗台》)

E.伽西莫多递给爱斯梅拉达一只小铁哨,告诉她紧急时就吹响铁哨。爱斯梅拉达珍藏这只铁哨,并靠它免受克洛德的凌辱。(《巴黎圣母院》)


参考答案:BE


本题解析:答题时,要仔细分辨选项内容和原文学作品内容的细微差别,然后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B.这是鸣凤投湖自杀后,觉慧在湖畔对觉民说的话。E.①伽西莫多没有递小铁哨,而是把它放在地上便走了出去;②爱斯梅拉达没有把小铁哨拾起来,更没有“珍藏这只铁哨”。所以选BE。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A。


本题难度:简单



2、其他题  名句默写。
(1)尔卜尔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我贿迁。(《诗经·氓》)
(2)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士贰其行。(《诗经·氓》)
(3)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迢迢牵牛星》)
(5)山不厌高,水不厌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参考答案:(1)体无咎言。以尔车来
(2)渐车帏裳。女也不爽
(3)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
(4)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任意选其中的五小题)
(1)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3)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4)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5)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6)______________,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其二)》)
(7)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8)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已亥杂诗》)


参考答案:(1)虽九死其犹未悔
(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孤舟一系故园心
(4)同是天涯伦落人
(5)术业有专攻
(6)春水碧于天
(7)人比黄瓜瘦
(8)化作春泥更护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小题1】“子为政,焉用杀”说明孔子反对       ,主张                。
【小题2】“草上之风,必偃”用       说理,阐明                        道理 。


参考答案:
【小题1】杀人  德政
【小题1】比喻   在上位者只要行善,百姓就会跟着行善


本题解析:
【小题1】焉用杀?表示他反对杀人。子欲善而民善矣,用善对民,即讲究德政。
【小题1】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上层的道德好比风,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顺着风的方向倒。所以上位者怎样,百姓就好比草会被风吹倒,会被领导者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知来者之可追。
(2)?,风飘飘而吹衣。
(3)云无心以出岫,?
(4)悦亲戚之情话,?
(5)木欣欣以向荣,?
(6)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7)??;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8)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9)?,秋水共长天一色。
(10)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11)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1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1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14)?,形影相吊。
(15)臣生当陨首,?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高..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