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1、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的上阕可以视为实录,写得辞意沉雄,气象宏大,与当时盛行词坛的花间派词风格迥异,请结合上阕以及所学李煜的其它词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对比手法。从今忆昔,今昔对比,无限悲哀悔恨。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饱含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下片写国破,悔恨之意更甚,又增伤感。(意对即可)
2、上片 入手以四十年来,三千里地擒出气势。选用了“四十年”“家国”“三千里”“山河”这四个意象,从国家历史和疆域两方面彰显了南唐,盛唐的兴盛。后以楼阁之多连接霄汉,玉树琼枝做烟萝以夸张的手法深刻的描绘出一种大气奢华的帝王生活,同时也为下片的归做臣虏时候的凄凉作成鲜明的对比。全词由回忆到现实,由欢愉转到凄凉,跌宕起伏,层层深入,情感真挚,完美的勾画了一个帝王归为臣虏的极其悲剧的意境,王国维《人间词语》评曰:“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所学《虞美人》“春花秋夜何时了”“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浪淘沙》“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身世飘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意对即可)
(2)长、畏;“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飘泊在外的痛楚。(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这首诗歌在描写环境时,写到了“处处蛙”,这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有何作用?(4分)
(2)“闲敲棋子”这一传神的细节描写,是如何表现人物心理的?(4分)
参考答案:
(1)用蛙声的不断喧闹,反衬作者的冷清孤寂;蛙声的单调重复,衬托作者百无聊赖的心境。(4分)
(2)人生痛苦的莫过于孤独寂寞,敲击棋子属无可奈何的下意识动作,却不能敲碎心中的沉寂,无法敲去心中的烦闷。(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答题。
初晴游沧浪亭①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注]①此诗作于苏舜钦因事获罪,闲居苏州时。
⑴苏舜钦同时代的词人张先《天仙子》词中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句,王国维道:“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本诗中的“弄”字实有异曲
同工之妙。请说一说这个“弄”字的妙处。
⑵?诗中句句写景,无一字言情,但字里行间我们却能体会到作者充盈其间的情感。本诗流露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1)句中“弄”字有拟人的特点,一个“弄”字,写景状物,神韵毕现,描绘出时而薄云遮日,时而云破日出的阴晴不定的景象。(2)本诗流露出作者的幽独闲逸之趣和对沧浪亭的由衷喜爱之情。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虞美人?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小题1:词的上片所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对此词人有怎样的感受?请简要分析。(3分)
?
?
小题2:清代学者谭献评价这首词说:“后主之词,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请以“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为例,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简要分析。(3分)
?
?
参考答案:
小题1:
词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回荡的东风、泛绿的小草、吐芽的嫩柳。面对盎然之景,词人没有欣喜激动,而是倍感失落惆怅,孤独痛苦。
小题2:
李白“白发”句用夸张的手法,通过写白发之长抒发内心深长的愁绪。而李煜则用比喻,把白发比喻成霜雪,用白发之多来表现愁恨之多。李煜和李白都用“白发”写愁,化无形的愁绪为有形的白发,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象鲜明。
本题解析:
小题1:
开头称春风又回到小院里来,院子里的草又绿了。院子里的柳条上新生柳叶,细长如人睡眼初展,这样的柳叶在春天到来时,连续着生出来。这里写出小院中春天的信息,可以从庭草的绿色里,从柳叶的舒展和相续生出中看出来。“柳眼春相续”,写得很细,是诗人的观察。这里也透露出他的寂寞之感来。他在《玉楼春》里写在金陵时的春天景象:“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是盛极一时,跟被拘留中的寂寞正好构成对照。想起当日的情况,靠着栏杆半天没有一句话,透露他对故国之思的痛苦心情。这时想替自己排解,说风吹竹子的声音和新月的照耀还象当年。想来小院中还有竹子,春风吹来,还有竹声。不过跟《玉楼春》写的“醉拍阑干情味切”相比,这时的“半日独无言”又构成鲜明的对照了。
小题2:
下半阙写他在赐第里还有故妓,还可以奏乐。笙歌未散,酒杯还在,还可以喝酒。春天到来,池面冰开始融化了。就他的处境来说,是否也象东风解冻呢?“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用“烛明香暗”来陪衬“画堂深”,用“满鬓清霜残雪”的霜雪来反衬东风解冻的“冰初解”。“画堂深”是深沉,看来故妓的奏乐也是寂寞中的聊以自慰,不能跟“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相比,所以无法解除寂寞,因此有画堂深沉的感觉。东风解冻透露春天的气息,但对他说来,春天永远过去了,这表现在四十岁光景的人已经是满鬓霜雪了,这里含有对故国的怀念、亡国的痛苦难以负担。这首词,结合被俘后的生活来反映故国之思,写春天的到来,东风的解冻,都无法减轻他的痛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