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清江曲
苏庠
属玉①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
白苹②满棹归来晚,秋著芦花一岸霜。
扁舟系岸依林樾,萧萧两鬓吹华发。
万事不理醉复醒,长占烟波弄明月。
【注释】①属玉:一种水鸟。②白苹:水中浮草。
小题1:诗中描绘了哪些意象?(2分)
?
小题2: 请简析这些意象的作用。(4分)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注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玉 楼 春
宋祁(宋)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小题1:“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闹”用得尤为精妙,为什么?(5分)?
小题2: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6分)
题大庾岭北驿①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①大庾岭:在江西、广东交界处,为五岭之一。宋之问流放钦州(治所在今广西钦州东北)途经大庾岭时,写在岭北驿的一首五律。古人认为此岭是南北的分界线,因有十月北雁南归至此,不再过岭的传说。
小题1:“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叙述。(2分)
小题2:此诗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任意举出两例并简要分析。(4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霜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①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听晓角
李益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②。
[注]①梅花:《梅花落》曲的简称。②《小单于》:乐曲名。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两首诗都是边塞诗,都通过写边关“听”乐含蓄地表达了戍边战士内心的情感。
B.《梅花落》为曲调名,高诗将“何处”二字嵌入其中,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
C.高诗尾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一个“满”字表面是写曲满关山,实则表现情满关山。
D.李诗三四两句写秋风中传来了《小单于》的曲调,就连塞鸿也为之陶醉,盘旋不度。
(2)这两首诗起笔一句有什么共同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是中国古诗词中的传统意象,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这两首诗中的一首,并联系其他你熟悉的某一诗句,谈谈你对“月”这一意象的内涵的认识。(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