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6-26 16:33:17 【

1、其他题  名篇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
小题1: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小题2: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小题3:?,子无良媒
小题4:?,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小题5:?,潦倒新停浊酒杯。
小题6:?,说尽心中无限事。
小题7: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小题8:庄生晓梦迷蝴蝶,??。
小题9:小楼昨夜又东风,??。
小题10:东船西舫悄无言,??。


参考答案:
小题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小题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小题3:匪我愆期
小题4:剑阁峥嵘而崔嵬
小题5:艰难苦恨繁霜鬓
小题6:低眉信手续续弹
小题7:早生华发
小题8:望帝春心托杜鹃
小题9: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小题10:唯见江心秋月白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本题易错点:蛇鳝——善,受业——授业,匪我——非我,愆期——迁期,峥嵘(没有山旁)崔嵬—催,繁霜鬓—烦双鬓,续续弹—继续,华发——花发,望帝——望弟,杜鹃——杜娟,月明中——明月中,唯见——惟。学生往往音形分离,造成会读音,写错字。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西出阳关无故人。
⑵新松恨不高千尺,?
⑶莫道桑榆晚,?
?,云破月来花弄影。
⑸位卑未敢忘忧国,?
?,为有源头活水来。
?,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


参考答案: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⑵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⑸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曹操《短歌行》“山不厌高,???。”表达了曹操尽可能多地接纳贤才的愿望;苏轼《赤壁赋》“白露横江,???”,写出了江面之广阔。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高度赞扬屈原洁身自好的操守:?,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


参考答案: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有关常识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史,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按鲁史《春秋》顺序编写的,因此又称《左氏春秋》。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著,为司马迁所写,全书共130篇。
C.《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著的,是一部以记载战国时各诸侯国一些谋臣策士言论的历史著作。
D.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他是新月诗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的主要诗集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左传》是编年体史书。B《史记》是纪事体史书。《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乡土情结》一文中一连用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四个比喻写游子,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这四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名句名篇默..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