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六)
2019-06-26 16:44:07 【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为了办好本届亚运会,卡塔尔请来世界各地的专人人士组织赛事,参与接待,实际上这也是他们与国际接轨,学习别国先进管理理念。
B.综合考试是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高中毕业标准为目的的考试,命题面向全体考生,总体要求是注重基础知识,加大试题覆盖面。
C.为杜绝以讨要工资为由的闹事事件不再发生,南京市信访局在及时解决问题后,促成相关部门出台了一条保障民工权益的新政策。
D.现年68岁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于去年年底离职,在联合国欧洲办事处所在地日内瓦定居并安度晚年,从而实现了他多年以来的夙愿。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A宾语中心语残缺,就在句末补充“的途径”等;C“杜绝……不再……,”双重否定不当;D“多年以来的夙愿”语意重复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4分)
译文:?
(2)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3分)
译文:?
(3)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3分)
译文:?


参考答案:(1)(4分) :古人有菜羹弄脏了衣服、蜡烛烧了胡须而不斥责,不发怒的事,主人您只能说说却不能做吗?(采分点:“污”“然”“动声色”,每点1分,句子不通顺扣1分,前半句翻译成定语后置句亦可)
(2)(3分)?主人说不出话,向他道歉,可是内心非常恨他。(采分点:“语塞”“谢”“衔”,每点1分,句子不通顺扣1分)
(3)(3分)?正赶上主人犯罪被关进监狱,没有赶走他。(“果”,实现或结果)(采分点:“会”“果”每点1分,句子不通顺扣1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根据材料,补充得体的语句。
  李涛同学原先的学习成绩常在班级的前十名里,但是高二新学期开学以来,他受朋友的影响迷上了网络游戏,连平时上课也想着游戏内容。期中考试,他的成绩大大下降。此时,李涛才醒悟过来,这几天都闷闷不乐的。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老师和同学很想开导他。他们怎样开导才能产生效果呢?请你替老师和同学分别写几句开导的话。
⑴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例:(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你知错就改,就是在进步,一切还来得及。
  (2)人难免会犯错误,但只要我们携手共进,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糟粕 兼程 食不裹腹 枉加揣测
B.简练 晕眩 删繁就简 茹苦含辛
C.乔装 孽根 和言悦色 相形见拙
D.身份 宣泄 汗牛充栋 好高鹜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裹——果 枉——妄 C言——颜 拙——绌 D鹜——骛)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山西省焦炭集团借助延伸产业链条发达起来的产业,开始研发各种各样的节能产品,并以此为特色打开了国内、国际市场。
B.广州市交委强调,亚运会及亚残运会期间,亚运注册人员和持票观众仍可以按亚运公共交通免费“大礼包”原先的规定,继续享受免费乘车。
C.成都市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指出,将在2012年实现城乡户籍统一,民众可自由迁徙,并享有平等的公共服务权利。
D.朱雅芬女士不仅是一位著名的钢琴演奏家,还是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她先后培养出很多优秀的学生,是“钢琴王子”郎朗的第一位老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