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他题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小题1:?,枉用相存。?,心念旧恩。
小题2: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 亦余心之所善兮,?。?
小题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
小题4:哀吾生之须臾,?。 ?,抱明月而长终。
小题5: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士贰其行。?,二三其德。
参考答案:
小题1:越陌度阡?契阔谈燕,
小题2:哀民生之多艰?虽九死其犹未悔
小题3:常在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小题4: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
小题5 91EXAm.org:女也不爽 ?士也罔极
本题解析:该题需要考生熟记教材中相关篇目的背诵及默写情况,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意诗句中“阡、契阔、哀、犹、至、挟、遨、爽、罔极”的写法。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阿房宫赋》)
(2)开琼筵以坐花,_____________。(《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3)________,________。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
(4)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5)________,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________,________。(《陋室铭》)
(7)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莲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2)飞羽觞而醉月(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乱花渐欲迷人眼(5)海内存知己(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小题1:?,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小题2:苔痕上阶绿,??;谈笑有鸿儒,?。(刘禹锡《陋室铭》)
小题3:乱石穿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题4:?,小桥流水人家,?。(柳永《天净沙﹒秋思》)
参考答案:
小题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小题2:草色入帘青?往来无白丁
小题3: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小题4: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名家名篇的默写能力。注意错漏和颠倒。如 “故”容易漏写;“跬”、 “藤”等容易写错,“至”容易写成“致”,“往来”容易颠倒为“来往”等。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名句默写(一空一分,共5分)
小题1:鹰击长空,_______________,万类霜天竞自由。
小题2:丁香一样的颜色,_______________,丁香一样的忧愁。
小题3:_______________,在我的心头荡漾。
小题4: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
小题5: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参考答案:
小题1:鱼翔浅底(1分)
小题2:丁香一样的芬芳(1分)
小题3:波光里的艳影(1分)
小题4:为变徵之声(1分)
小题5:风萧萧兮易水寒(1分)
本题解析:解题策略:一、 对于名句默写应注意字形识记,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形识记不牢,从而提笔写错字。二、名句默写应注意:字义识记,考生默写时,有时对诗、文句中字的字义弄不清楚,从而提笔写错字。三、 名句默写应注意:对比识记,考生有时区分不开不同诗句中读音相同而书写不同的两个字,从而将这两个字写反了。四、 名句默写应的:非常识记,有的诗句,按现在平常的说法或语序识记往往是错的,必须非常识记。五、 名句默写的意境识记,六、 名句默写的字识记,默写的名句中有通假字的,一定要写诗句中的原字。高考默写题本来是极易得满分的题,可是往往由于错误理解、错误识记,以至于在高考时失分。如果学时下点功夫,将其背过,平时做个有心人用以上六招加强识记,本题拿满分是不成问题的,这样也许可以使你的语文成绩再上一个台阶,让你走进理想的殿堂。本题在解答时应关注“翔”、“ 芬芳”、“ 艳影”、“ 变徵”、“ 萧萧”等字的书写。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请在横线处写出与下列诗句对应的作家(4分)
①五株柳树羲皇上,一水桃花魏晋前。只有东坡闲不过,加餐遍和义熙年。
②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③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远,唯有几篇新乐府;苏州怀刺史,湖山之边,尚有三庙旧祠堂。
④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① ② ③ ④
参考答案:(4分)陶潜 司马迁 白居易 蒲松龄
本题解析:
一句是陶渊明,号五柳先生,魏晋前指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一水桃花指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记》。第二句是司马迁,他被施以宫刑,忍辱著成《史记》。第三句是白居易,他提倡新乐府运动,在元和九年(814年)冬被贬为苏州刺史,苏州虎丘建有白公祠。第四句是蒲松龄,这两句诗是郭沫若对蒲松龄的评价。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