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6 17:07:58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下面句中加粗词为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 A.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D.秦时与臣游。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审容膝之易安——审:明白,知道 B.臣之辛苦——辛苦:劳累 C.而彼且奚适也?——适:到,往 D.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穷:困厄,处境艰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东乡罗提督战功,见于《圣武记》者详矣。其智能亦自可韬,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晨必发火器惊之。公问故,令获一猴来,剃其毛,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皆惊走。后不复至。? 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山水迅急,瞬息千里。盐枭至则鸣金叫呼,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两旁系大竹,弯如弓。他船追及,断系发之,船必覆,人莫敢撄。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俟船过,附而锯其舵,抵关适断,船不能行,触石破,尽获之。 罗少亡赖,数行窃,令捕之杖毙,弃诸野。中夜而苏,匍匐至一老妪家,周之。乃改行,投身军营,骁勇冠绝侪辈。当赵金龙之乱,罗受命,与总督卢公坤往平之,贼已困,将擒矣。时宣宗以尚书宗室禧恩来督军,未至,诸公议待禧至,罗日:“围久师怠,贼必遁。”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 罗每对人言生平作贼事,不少讳,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改行后,始娶妻,忽患奇疾,百方不治。一道人过门日:“有方可救,但得钱三十千乃能配药。”罗自念贫窭,安得三十千钱,语其妻日:“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苟鬻汝,得钱买药,则两活矣。”妻泣而从之,病果瘳。 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有删改)?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其智能亦自可韬/语其妻日…… ? B.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 ? C.令捕之杖毙,弃诸野/妻泣而从之,病果瘳 D.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与孙司封书(曾巩) 皇祐三年,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珙不听,宗旦言不已。珙怒诋之曰:“司户狂邪?”皇祐四年,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因其仓库而大赈之。宗旦又告曰:“事急矣,不可以不戒。”珙又不从。凡宗旦之于珙,以书告者七,以口告者多至不可数。度珙终不可得意,即载其家走桂州,曰:“吾有官守不得去,吾亲毋为与死此。”既行之二日,智高果反,城中皆应之。宗旦犹力守南门,为书召邻兵,欲拒之。城亡,智高得宗旦,喜,欲用之。宗旦怒曰:“贼!汝今立死,吾岂可污邪!”骂不绝口。智高度终不可下,乃杀之。 当其初,使宗旦言不废,则邕之祸必不发;发而吾有以待之,则必无事。使独有此一善,固不可不旌,况其死节堂堂如是!而其事未白于天下。比见朝廷所宠赠南兵以来伏节死难之臣,宗旦乃独不与。使宗旦初无一言,但贼至而能死不去,固不可以无赏。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民者,宜责之陈珙,非宗旦事也。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凡南方之事,卒至于破十余州,覆军杀将,丧元元之命,竭山海之财者,非其变发于隐伏,而起于仓卒也。内外上下有职事者,初莫不知,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苟且偷托,以至于不可御耳。有一人先能言者,又为世所侵蔽,令与罪人同罚,则天下之事,其谁复言耶! 闻宗旦非独以书告陈珙,当时为使者于广西者,宗旦皆历告之。今彼既不能用,惧重为己累,必不肯复言宗旦尝告我也。为天下者,使万事已理,天下已安,犹须力开言者之路,以防未至之患。况天下之事,其可忧者甚众,而当世之患,莫大于人不能言与不肯言,而甚者或不敢言也。则宗旦之事,岂可不汲汲载之天下视听,显扬褒大其人,以惊动当世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珙不听,宗旦言不已已:过分 B.智高出横山,略其寨人略:掠取,掠夺 C.度珙终不可得意得意:得志忘形 D.固不可不旌旌:表彰
|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书告者七家叔以舍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B.则邑之祸必不发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而其事未白于天下赏善而罚恶 D.又为世所侵蔽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小题3:下列给文中画横波浪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
B.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
C.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
D.今猥令与陈珙同戮/既遗其言/又负其节/为天下者赏/善而罚恶/为君子者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岂当如是邪
小题4:本文语调激昂却又言辞恳切,作者在为孔宗旦诉冤的同时,陈说天下治乱得失之理,指出了哪些令人担忧的现实情况?并提出了哪些观点?(4分)
小题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司户孔宗旦策智高必反,以书告其将陈珙。(3分)
(2)盖先事以为备,全城而保民者,宜责之陈珙,非宗旦事也。(3分
(3)今彼既不能用,惧重为己累,必不肯复言宗旦尝告我也。(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1)于南方之事,内外上下有职事者,初莫不知,或隐而不言,或忽而不备,苟且偷托。(2)提出的观点:赏善罚恶;力开言者之路
小题1:(1)司户孔宗旦预算到智高一定会^造**,就写信向自己的州将陈珙报告。
(2)因为在事先作好防备,保全城池,保护人民,应该是陈珙的责任,不是宗旦的事情。
(3)现在,他们已经没有听取宗旦的话,又害怕因此连累自己,一定不肯再说“宗旦曾经告诫过我”了。
本题解析:
小题1:得意,听取意见
小题1:D为均为被动A 以 介词把、因为B 则 那么 转折连词C 而 然而 并列连词
小题1:略
小题1: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分别为C和D,侧重“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核。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课内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9分,每小题3分)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北宋]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小题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筑舍)于其址
B.火尚足以明(明亮)也
C.则或咎(责怪)其欲出者
D.有碑仆道,其文漫(模糊)灭
小题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B.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有怠而欲出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小题3:下列句式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当其欣于所遇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D.不能喻之于怀
参考答案:
小题:B
小题:D
小题:A
本题解析:
小题:略
小题:略
小题: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