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6-26 17:10:47 【

1、单选题  下列各项的括号内均有省略,请选出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
A.独立(   ?)寒秋
B.鹰击( ?  )长空
C.鱼翔(   ?)浅底
D.激扬(   ?)文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2)戍卒叫,函谷举,       ,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
(3)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       ,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参考答案:(1)骐骥一跃,驽马十驾
(2)楚人一炬
(3)樯橹灰飞烟灭
(4)青青子衿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名篇名句默写。
(1)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
(2)仰观宇宙之大,______,所以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_____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贾谊《过秦论》) ?
(4)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
(5)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
(6)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7)不违农时,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8)桑之落矣,_____。_____,三岁食贫。(《诗经·氓》)


参考答案:(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2)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5)无边落木萧萧下;万里悲秋常作客?
(6)别有幽愁暗恨生;相逢何必曾相识?
(7)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8)其黄而陨;自我徂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莎士比亚戏剧产生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历史剧被认为是伊丽莎白时代英国人对世界戏剧的独特贡献,而莎士比亚则是这一剧种的创始人。
B.林黛玉因睛雯不开门一事怪罪宝玉,至第二天遇饯花之期,又勾起伤春愁思,于是前去掩埋落花,感花伤己,口吟《葬花词》,直让宝玉听得“恸倒在山坡上”。
C.《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历史根源在于为东晋、南宋偏安的汉族王朝争正统,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现实依据则在于元明之际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但实质在于拥美德、反暴政。
D.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娜塔莎是其《复活》中的最光辉的人物之一,她从一个稚气的女孩到成熟的妇人的成长过程,可谓是小说“贴着人物写”的范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将文学常识和名著名篇放到一起考查。考生平时要注意积累这些知识。D项娜塔莎是《战争与和平》中的人物。把《复活》改成《战争与和平》。故选D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了解有关名著名篇的主要内容、艺术特色等。能力层级为B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战战兢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小雅·小旻》)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宫赋》)
(3)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参考答案:(1)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2)一人之心 千万人之心也
(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