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四)
2019-06-26 17:11:08 【

1、单选题  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除了这高耸的砖墙、幽深的庭院、辉煌的历史供后人参观外,__难觅的那一刻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探究和深思的谜。再次,晋商是悲壮的。追寻晋商由盛及衰的踪迹,我隐隐感受到了时代脉搏的__,在启迪我透过历史的迷雾,去__先人们__的呼喊,倾听敬业、忠义、诚信的誓言。
A.形迹跳动领略震耳欲聋
B.形迹律动领会震耳欲聋
C.踪迹律动领略振聋发聩
D.踪迹跳动领会振聋发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形迹”用于神色,“踪迹”用于行踪;“跳动”强调动作本身,“律动”具有规律性;“领略”搭配事物的意义或况味,“领会”侧重体会;“震耳欲聋”强调声音大,“振聋发聩”强调用言语唤醒糊涂的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使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
B.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李灵说,尽管遇到再大的困难,她都会不改变开始的初衷,不会 放弃为孩子建立阅览室的梦想。
C.“863计划"的出台,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科学家们对中国载 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
D.近年来,中国对黑恶犯罪一南保持高度警惕。全国各地公安机关共打掉恶势力团伙约l.3 万左右,抓犯罪嫌疑人8.9万多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 ?


参考答案:示例: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选出标点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
[? ]
A.300毫升浓度为35%的盐酸跟足量的大理石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浓度为35%的盐酸的密度是1.19克/厘米3)
B.有一个面对新闻专业学生关于“范长江是谁”的知识测验,有学生回答:范长江是小品演员,并且不止一个学生这么回答。看到这样的笑话,我感到悲哀。
C.“管锥”二字出自《庄子·秋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这为大家熟知。钱钟书用《管锥》命名自己的著作,谦逊之外别有深意,带有反讽的意味。
D.听到导游说了一句“大家稍快一点好不好?”之后,游客们赶快下车走到了游船上。放眼欣赏湖光山色,大家不禁赞叹道:“真是太美了!西湖的春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针对下面一则消息的内容做点评,要求观点明确、语句通畅、不超过40个字。
1月6日,号称“西湖第一高楼”、建成至今才13年的浙江大学湖滨校区教学主楼被实施爆破;1月7日,杭州市昔日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15年前的铁道大厦,?
据报道,按照设计寿命,全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浙大湖滨校区教学主楼至少可以使用100年,可是所在地块被高价出让,受让方要求平整土地后重建一个大型商业项目。而杭州铁路大厦被爆破,是因为它毗邻的杭州火车站要扩建,而杭州火车站1993年已经进行过改建,短短十多年后,又要推倒重来。
有关专家透露,我国房屋建筑使用寿命仅为设计寿命的一半。而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明确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年到100年。
点评:?


参考答案:也被爆破拆除?建筑的“短命”,可谓劳民伤财,是对建筑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建筑“短命”现象,说明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还需要加大宣传和管理力度。


本题解析:本题为句式选用与评点相结合,解答时应首先注意语境中陈述句调形式,多为被动句,“爆破”的被动性决定了句式特征。因此 ,“也被爆破拆除”就是合理选择了。而“点评”,一是要选准“点”,本则新闻中“建筑短命”就是一个点;二是要挖掘原因及“意义”,对本则标题而言,“劳民伤财”“与节约社会不符”就是“挖掘”,三是要旗帜鲜明,褒贬得当。
【标签】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