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五)
2019-06-26 17:29:35
【 大 中 小】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注释】长信,汉代有长信宫,成帝时班婕妤在长信宫中苦闷寂寞,作了许多诗歌以自伤。 小题1:诗题为“秋词”,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意象?作用是什么?(3分) ? 小题2:这首诗在抒情手法上有何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分) ?
2、阅读题 阅读白朴的《天净沙》,完成下面问题。 天净沙?春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绿水青山,白草红叶黄花。 1.对这两支曲子的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飞红”指飞花,与词人秦观“飞红万点愁如海”中的“飞红”意思相同。 B.《春》曲中啼莺舞燕、流水飞红具有动态美,和风、杨柳、帘栊、秋千能引起读者产生美妙丰富的联想。 C.《秋》曲完全突破传统诗词悲秋的格局,撷取最富北国秋野特征的景物,展现了秋日璀璨斑斓的色调。? D.《秋曲》善于搭配色调,艳丽的色彩与清淡的色彩相互映衬,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秋日图景。 2.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意象,而马致远之前的白朴的这首《天净沙·秋》就有类似意象了。说得更远一点,宋代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已有“斜阳下,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句子,这似乎已开此类意象之先河。 请结合上面词曲,从意象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评析三者之高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题 默写名句(6分)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1)?,(2)?。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3)?,(4)?。(5)?,(6)?。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7分) 冬夜对雪忆胡居士家 [唐]王 维 寒更传晓箭①,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②,翛然③尚闭关。 [注] ①箭:指漏箭,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用以指示时间刻度的箭状指针。②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后人常用“袁安高卧”指身处困境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③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诗人听着声声更漏,一夜未眠,拂晓时分,对镜自照,看到自己衰老的容颜。 B.颔联:诗人夜间隔窗听见竹动的声响,清晨推门一看,才发现满山已是皑皑白雪。 C.颈联:对雪展开铺写,从天空到地上,从深巷到广庭,立体描绘出素静的雪境。 D.尾联:由实入虚,由雪景描写转入对人的怀想,表达诗人对袁安的关怀和敬仰之情。
| 小题2:清人沈德潜评价本诗颔联时说“咏雪之妙,全在上句‘隔牖’五字,不言雪全是雪声之神”,请结合本联诗句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17分) 云居寺①高顶 王 褒② 中峰云已合,绝顶日犹晴。 邑居随望近,风烟对眼生。 [注] ①云居寺:在北周都城长安附近的山上,一说此山是终南山。②王褒(513—576):先后在南朝的梁和北朝的西魏、北周为官,才名极高。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虽然只有二十个字,但是大阖大开,气魄雄伟,景象堪称壮丽。 B.诗人表现高山景观的特征,语言十分简省,却能带给读者强烈的感受。 C.本诗良好的艺术效果是通过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静态描摹获得的。 D.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运用对偶的手法,给人工整匀称的美感。
|
小题2:前两句诗所写的景象和表达的心情有何变化?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比较“邑居随望近,风烟对眼生”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不少于200字)(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