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2019-06-26 17:39:32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浣 溪 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小题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来的?(3分)
小题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比喻句,今人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4分)



2、单选题  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概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
春日临池
(北朝) 温子昇
光风动春树,丹霞起暮阴。嵯峨映连璧,飘颻下散金。
徒自临濠渚,空复抚鸣琴。莫知流水曲,谁辩游鱼心。
小题1:“嵯峨”、“ 飘颻”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请加以说明。(4分)
小题2:诗歌后四句拿古人自比,以抒胸臆。请简要分析。(3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不见①?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②,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③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①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②指李白因入永王李璘幕府而获罪,系狱浔阳,不久又流放夜郎。有人认为他有叛逆之罪,该杀。③匡山:指四川彰明县(今江油县)境内的大匡山,李白早年曾读书于此。
小题1: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列举一种并作赏析。(3分)
?
?
小题2:杜甫和李白有着深厚的友情,听到李白获释,蓄积于内心的感情一下子迸发出来。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复杂思想感情。(3分)
?
?



5、其他题  (2013·高考四川卷)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
小题1:既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小题2: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小题3:白头搔更短,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小题4:________________,初为《霓裳》后《六幺》。(白居易《琵琶行》)
小题5:_____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小题6:________________,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贾谊《过秦论》)
小题7: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小题8:__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