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3月21日是世界儿歌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专为儿童改编的“绿色童谣”《新三字
经》?——?青少年,有理想,立大志,做栋梁。天行健,人自强,生我材,为兴邦——少有人唱,而恶搞流行歌曲、古诗词或经典儿歌的“灰色童谣”传唱度却相当高。如“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最辛苦的人最无奈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李白乘舟将欲行,忽听扑通跳水声”、“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块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拿着钱,买了一包烟”等。针对这种现象,请你分别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绿色童谣”的创作提两点建议。(4分)
(1)?
(2)?
参考答案:(1)内容上,贴近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心灵(少一点枯燥说教)。(2分)
(2)形式上,多一点诙谐幽默、天真烂漫。(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得体的能力。试题中给了学生答题信息“针对这种现象,请你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提两点建议”,因此要分条回答。这就要先从材料中得出学生们自主编唱的恶搞歌曲和正统童谣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区别,进一步提出恰当的建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秉性(bǐng) 谶语(chèn) 扪心自问(mèn)
B.狡黠(xiá) 赝品(yàn) 不容置喙(huì)
C.腼腆(diǎn) 粗犷(guǎng) 余勇可贾(gǔ)
D.拓片(tuò) 蕴藏(yùn) 管窥蠡测(l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扪心自问mén,C腼腆tiǎ,D拓片tà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小题1:“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论语·颜》)
小题2: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夕阳古道无人语,?。(王实甫《长亭送别》)
小题3: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小题5: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参考答案:
小题1: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小题2:淡烟暮霭相遮蔽?禾黍秋风听马嘶
小题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小题5: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多填写按照前3题评分)
本题解析:名篇名句填空,功夫主要下在平时。每空一分,见错无分。注意下列字形:“乡”“霭”“蔽”“黍”“嘶”“鉴”“雕”“砌”“朱颜”。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人的一生有前台,也有后台。粉墨登场踱到前台,使出浑身解数:该唱的, ;该说的, ;该演的, 。不知过了多久,满心疲惫回到后台,有知饥知渴的朋友在: , , ,这比前台什么样的满堂彩都要受用!
①淋漓精致
②五音不乱
③字正腔圆
④等一个时辰
⑤接一声辛苦
⑥递一杯温茶
A.③①②⑤④⑥
B.①③②④⑤⑥
C.②①③⑥⑤④
D.②③①④⑥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