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6-26 17:49:51 【

1、语言运用题  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30字以内)。(6分)

⑴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⑵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⑴标题:错位。(2分)(揭示漫画所反映问题的根本特征即可酌情给分)
⑵寓意: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2分)值得关注(2分)。(或 “急功近利、揠苗助长的教育方式必将付出更大的代价”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暴秦之欲无厌
B.一尊还酹江月
C.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D.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通假字知识点。A.厌——餍  B.尊——樽  D.属——嘱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巴拉克、沙龙相继发出紧急呼吁,要求犹太人不要忘记自己作为少数民族时遭受的苦难,要善待阿拉伯人。
B.在爬向“三尖”的路上更加艰难,有时根本没有路,只有岩石上凿下的几个踏足坎。
C.为了开拓学生的思路,使他们的思维方法达到更高的水平,教师们要运用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D.过去那种要求不搞则已,搞则只许成功,不能失败,实际上严重违反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B去掉“在”…“上”。C“各种”与“多样”重复;D“实际”前加“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与地坛》一文浓缩了作者对多年艰辛生活的深切感受,读来楚楚动人。

20070330


B.富豪们的慈善捐款,相对于他们的资产来说,不过是区区恒河沙数,何足挂齿!
C.“反恐”也好,“防化”也罢,都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无论如何布什政府都掩盖不了占领伊拉克的真实意图。
D.对待野生动物,我们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般赶尽杀绝,只顾眼前利益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楚楚动人”形容人的姿容美好,动人心神,“恒河沙数”比喻数量多的像河里的沙子那样无法计算,用在这里与“区区”相矛盾,“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原意是水獭想捉鱼却把鱼赶到深渊里去了,鹞鹰想捉麻雀却把麻雀赶到丛林里去了,后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或笼络人)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2)诸郎中执兵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4)愿大王少假借         
(5)左右既前,斩荆轲         
(6)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7)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参考答案:(1)袒露一只臂膀      (2)宫廷的侍卫            (3)不得志,走投无路 (4)宽容,原谅              (5)近随,近侍人员        (6)殿前的台阶下    (7)有德行的人


本题解析:落实双基,积累文言词语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