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2019-06-26 17:50:12 【

1、单选题  下列各项对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街上是一片静寂。爆裂了的鞭炮的残骸凌乱地躺在街心,发散它们的最后的热气。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来一阵低微的哭声。”除夕夜,觉慧看见一个讨饭的小孩,靠着石缸低声在哭。他摸出两个半元的银币,给了小孩。黑暗中好像听到有人骂他是“伪善的人道主义者”。(《家》)
B.甘果瓦被爱斯梅拉达的美貌和舞姿吸引,一路跟随他,误入乞丐工国。如果没有乞丐王国的人嫁给他,他就要被处死。善良的爱斯梅拉达最终按照摔罐成婚的规矩,与甘果瓦结成名义夫妻,婚期为四年。(《 巴黎圣母院》)
C.在卡西莫多誓死保护爱斯梅拉达时,她被人劫走了。他在教堂里来回寻找,碰到弗比斯及部下也在寻找。他没怀疑他们,帮助他们一起寻找。一无所获时,卡西莫多想到了副主教,将愤恨转化为痛苦。(《 巴黎圣母院》)
D.欧也妮打开钱袋:“我跟你说,这是一个姑娘的私人积蓄,她根本用不着。你收下吧!钱不过是一种工具,不要太看重了。你就跟我的亲兄弟一样,拿去吧! ”查理马上就收下来了,并表示感谢。(《欧也妮·葛朗台》)

E.葛朗台没花一分钱挽救了弟弟的名誉,他利用银行家格拉桑,让其到巴黎处理弟弟破产的事。债权人保留了债券。他变卖弟弟财产,发放近一半的债务,剩下的以侄儿将全部偿还为借口,拖延了五年。(《欧也妮·葛朗台》)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2:纵一苇之所如,?。(苏轼《赤壁赋》)
小题3:地崩山摧壮士死,?。(李白《蜀道难》)
小题4:定乎内外之分,?,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小题5: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小题6:总角之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诗经·氓》)
小题7: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己亥杂诗》)
小题8:大学之道,?,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5分)
甲:(1)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吞二周而亡诸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
(2)故不积跬步,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 )寒衣处处催刀尺,??
(4)?,无复鸡人报晓筹。
乙:(1)谨庠序之教,??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3)连峰去天不盈尺,?
(4)画图省识春风面,?



4、单选题  对《竹林的故事》的写作特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废名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不肯浪费语言。 ?
B.田园风景轻描淡勾,不多点染,平平写来,隐隐含着风情。 ?
C.小说构筑了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世界。 ?
D.语言淡雅,追求意境美。



5、其他题  古诗文默写。
(1)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_。(《论语·泰伯》)
(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3)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4)暖暖远人村,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园田居》)
(5)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6)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7)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8)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9)古之学者必有师。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