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七)
2019-06-26 17:57:52 【

1、单选题  下列划线字词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袅(niǎo)雄(xiāo)水(fú)亭(ɡāo)
B.征(shù)戊戌(wù xū)铁(zhēn)得鱼忘(quán)
C.然(piān)路(qí)窸窣(xī sū)漂(pó)
D.义(bāo)灼(zhuó)远(tiáo)杆(wéi)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标语多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传统而含蓄。
2000年前后的标语多是“努力拼搏”、“高考必胜”、“永不言败”等。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如今的高考标语又有了新的内容。
高考砺志标语日趋直白现实,对这一变化你有何看法?请简述。(要求: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7分)
答:                                                                     



3、语言运用题  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过不少的名著,请从下面的名著中选择一部,以作品名为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1)体现名著的内容或特点;(2)句式一致;(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茶馆》?《红楼梦》?《罗密欧与朱丽叶》?《百年孤独》
  《边城》是一首圆润悲惋的乡土抒情诗,是一曲灵秀惆怅的田园牧歌,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
?



4、阅读题  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
(1)《木兰辞》和《?》合称为“乐府双璧”;我国古代最代的抒情诗是《?》。
(2)??。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
(3)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雨霖铃》)
(4)?,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蜀相》)
(5)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有过“?,往往有得,?”的感慨,体现了北宋时期文学家在游览探奇过程中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海明威有一个“冰山理论”。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不要袒露出来。他的小说《桥边的老人》结尾处这样写道: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老人的两句话仅一词之差,比较它们的含义,展开想象,分别写一句老人的心里话。
(1)“那时我在照看动物”?:?
(2)“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