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划线字词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袅袅(niǎo)枭雄(xiāo)凫水(fú)亭皋(ɡāo)
B.征戍(shù)戊戌(wù xū)铁砧(zhēn)得鱼忘筌(quán)
C.翩然(piān)歧路(qí)窸窣(xī sū)漂泊(pó)
D.褒义(bāo)灼灼(zhuó)迢远(tiáo)桅杆(wéi)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7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标语多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传统而含蓄。
2000年前后的标语多是“努力拼搏”、“高考必胜”、“永不言败”等。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如今的高考标语又有了新的内容。
高考砺志标语日趋直白现实,对这一变化你有何看法?请简述。(要求: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7分)
答:
3、语言运用题 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过不少的名著,请从下面的名著中选择一部,以作品名为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1)体现名著的内容或特点;(2)句式一致;(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茶馆》?《红楼梦》?《罗密欧与朱丽叶》?《百年孤独》
《边城》是一首圆润悲惋的乡土抒情诗,是一曲灵秀惆怅的田园牧歌,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
?
4、阅读题 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
(1)《木兰辞》和《?》合称为“乐府双璧”;我国古代最代的抒情诗是《?》。
(2)?,?。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
(3)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雨霖铃》)
(4)?,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蜀相》)
(5)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有过“?,往往有得,?”的感慨,体现了北宋时期文学家在游览探奇过程中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海明威有一个“冰山理论”。他认为应该把思想、情感乃至语言与动作等八分之七的内涵隐藏起来,不要袒露出来。他的小说《桥边的老人》结尾处这样写道:
“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老人的两句话仅一词之差,比较它们的含义,展开想象,分别写一句老人的心里话。
(1)“那时我在照看动物”?:?
(2)“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