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6-26 17:58:33 【

1、阅读题  简答题(10分)
【小题1】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说“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请简述作者的用意。(6分)
【小题2】《欧也妮·葛朗台》中说,“葛朗台小姐的慷慨和她亡父的吝啬成了鲜明的对照。”请列举出在老葛朗台死后葛朗台小姐所做的几件“慷慨”事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隐去真实的年代与背景,假托前朝人事;②隐去真实的事情,虚构了贾府中的人物变迁;③用谐音手法,虚构人物,并暗示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每点2分。共6分)
【小题2】①她给拿侬钱,促成了拿侬和田产看守人高诺阿莱的婚姻。②欧也妮拿钱偿清了叔父生前的债务,成全了堂弟的婚事。③她铸了一个纯金的圣体匣,献给教堂。④她开办了养老院、教会小学和图书馆。(每点1分。共4分)


本题解析:
【小题1】《红楼梦》开卷,曹雪芹就“提醒阅者”:“作者自云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这段话清楚地说明,《红楼梦》反映生活,表达主题,有一个特点,就是“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从全文来看,作者隐去了真实的年代与背景,隐去了真实的事情,从手法上来看,作者使用了谐音的手法。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本题考查的是对《欧也妮·葛朗台》中情节的了解,要求考生熟读《欧也妮·葛朗台》,并熟悉小说全部情节,考试时考生只需要按要求选取原文中相关段落,把相关情节的开端结局概括地叙述出来即可。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诗歌默写。
?(1)在我们心灵的原野里/也有一条条宛转的小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3)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迷惑着的___________________,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却无处归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但曾经在路上走过的行人/多半已不知去处?
(2)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3)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2)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4)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参考答案:(1)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2)夜泊秦淮近酒家/隔江犹唱后庭花
(3)濯清涟而不妖
(4)留取丹心照汗青。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小狗包弟》选自巴金的《忏悔录》。作者叙述自家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时的悲惨遭遇,给作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痛,从侧面反映了那个疯狂时代惨无人道的现实,表达了作者深重的悲悯、愧疚和忏悔之情。
B.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其中《琵琶行》《长恨歌》都是他的代表作。
C.《巴黎圣母院》体现了雨果“美丑对照”的创作原则。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洛罗的狠毒,她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形成鲜明的对比;同一个人身上也存在对比,如卡西莫多虽然丑劣不堪,心灵却高尚无比。
D.《红楼梦》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深刻地展现了当时贵族大家庭内部和外部的种种矛盾冲突,小说中“情重愈斟情”的感伤与“忽喇喇似大厦倾”的末世感两相映衬,极大地提高了作品的艺术容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小狗包弟》选自巴金的《随想录》。
考点:识记古今中外作家及其代表作。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___________,,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苏洵《六国论》)
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荀非吾之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
小题1:无边落木萧萧下?恐美人之迟暮
小题2:不赂者以赂者丧?不霁何虹
小题3:只是当时已惘然?冰泉冷涩弦凝绝
小题4:猿猱欲度愁攀援(缘)?虽一毫而莫取


本题解析:默写的句中有任何错误则该句不得分。注意“霁、惘、涩、猱”等词的写法。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名句名篇默写》..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