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八)
2019-06-26 18:01:20 【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须臾潦倒藩篱望帝啼娟销锋镝
B.苌弘 谪居洿池鸡豚狗彘汗涔涔
C.咨嗟 惘然黔首三年伉旱刽子手
D.崔嵬惫懒叩关司马青杉昧心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望帝啼娟应为望帝啼鹃,C三年伉旱应为三年亢旱D司马青杉应为司马青衫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外面风传咱们厂的厂长要辞职,有人说这是谣言,但我想,空穴来风,恐怕总是会有点儿实事的影子吧。
B.他经常蹲在窗下听私塾先生讲课,父亲无意间发现了,便凑了学费,让他登堂入室,成了那里最年幼的学生。
C.想起那时节,金风阵阵,菊香遍野,阳澄湖的螃蟹,不仅个儿大,而且只只脑满肠肥,吃起来,味道真是好极了。
D.张老师的家离学校较远,足足有七八华里,但他每天上下班却都是安步当车,健步如飞,也倒练就了一身好筋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使用正确。B“登堂入室”比喻人在学问或技艺方面有高深的造诣。C“脑满肠肥”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很饱,养得很胖。D“安步当车”意为“慢慢地步行,就当作坐车”,与下文“健步如飞”自相矛盾)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蚓无爪牙之利,______________,上食埃土,____________,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小题2:每至晴初霜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郦道元《三峡》)
小题3:春江花朝秋月夜,____________。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识记。难度不大。(1),(2),(3)答案:(1) (2) (3)


参考答案:
小题1:筋骨之强 下饮黄泉
小题2: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小题3:往往取酒还独倾 呕哑嘲哳难为听


本题解析:
小题1:注意“筋”的写法
小题2:注意“涧肃”的写法
小题3:注意“倾”“呕哑嘲哳”的写法。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列句式,以“理想 / 幻想”或者“光荣 / 虚荣”为话题写一组句子,字数大体相同即可。(6分)
例:魅力 / 权力
魅力是一种软力量,权力是一种硬力量。魅力像和煦的春风,让人心旷神怡;
权力像陡峭的冰山,让人心生敬畏。


参考答案:
示例:(理想/幻想)理想是合理的设想,幻想是空洞的梦想。理想像海上的灯塔,让人明确方向;幻想像空中的楼阁,让人沉醉迷失。(6分)


本题解析:仿写有嵌入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几种形式,仿写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的要求和对例句的分析,例句如是单句主要分析句子结构,如是复句主要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要做到句式和例句一致,仿写题大多数都要考修辞,因此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一定不要忽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单
C.秦王目眩良久
D.沛公居山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夫人:那个人。B穷困:处于困境。D山东:崤山以东。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理解B。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