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2019-06-26 18:20:27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小斋即事
刘一止①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哪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①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曾任监察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8.诗的第二联对第一联的句意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9.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6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6分)
小重山·端午
[元]舒 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小题1: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小题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3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旬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小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李罗堂前。? (《归园田居》陶渊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忧思难忘。(《短歌行》曹操)
小题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小题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杜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庄子)
小题4: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李白)



5、阅读题  阅读杜甫的《登岳阳楼》,然后回答问题。(8分)
登岳阳楼①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②,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①唐代宗大历三年(768),杜甫由夔州出三峡,暮冬腊月,泊舟岳阳城下,登楼远眺,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诗。②坼:裂开。
小题1:颔联“吴楚东南坼①,乾坤日夜浮”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自然景色?请你置身诗境,说说你的感受。 (4分)
小题2: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感情。(4分)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