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6-26 18:20:27 【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以下小题。(10分)
秋日三首(其二)
高翥①
庭草衔秋自短长,悲蛩传响答寒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阅读题  补出下列文中空缺的部分。
28、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_____(《锦瑟》李商隐)
29、山围故国周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深还过女墙来.( 《石头城》刘禹锡)
30、早岁那知世事艰,__________________。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____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__(《书愤》陆游)
31、春花秋月何时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楼昨夜又东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雕阑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___________________,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煜)
32、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念去去、千时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___________________?(《雨霖铃》柳永)


参考答案:
28.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只是当时已惘然。
29.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30. 中原北望气如山。 铁马秋风大散关。 千载谁堪伯仲间。
31. 往事知多少。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问君能有几多愁。
32.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与何人说。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温如
?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②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
? ②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湘水女神。
1.请对首句中的“老”字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人评说这首诗极有“太白遗风”。请指出唐温如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运用拟人的手法,融情于境,生动传神。不仅是洞庭湖被西风吹老,诗人自己也被无情的时光吹老,一夜发白,写出了诗人因秋风而生发的悲秋之意,迟暮之感。
2.风格特征:想象奇特,飘渺奇幻,浪漫色彩。?①?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如“西北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满船清梦压星河”。②?意象奇特。将神话传说、梦境与自然景象组合起来构成一幅飘渺奇幻的画面。如“湘君”“清梦”“星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忆君王?
谢克家
依依宫柳拂宫墙,楼殿无人春昼长,燕子归来念旧忙。忆君王,月破黄昏人断肠。
[注]此词作于宋微宗被金人掳走后,中原易主,作者在离乱中来到江南以后。
1、第3句写“燕子”,有什么作用?
2、全词的词眼是哪两个字?为什么?
3、末句“人断肠”包含哪几层意思?


参考答案:
1、第3句借燕子的无知无情,反衬词作者的怀旧之情。
2、“依旧”二字是全词的词眼,从中传达出词作者物是人非的感慨。
3、末句“人断肠”,道出作者心中无限恨:国破家亡,无能为力;君恩似海,无以为报;独立黄昏,孤苦无助。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分)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柳边飞倥,露湿征衣重。宿鹭惊窥沙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川淡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1)这首词的下片,写出了妇女劳动生活的美,其中“娉婷”两字,用得绝妙,试作分析。(2分)
(2)词的尾句“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写的是人类所共有的天性——母爱。结合全诗,谈谈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情感的。(4分)


参考答案:
(1)月淡星疏,天刚黎明,那浣纱的村妇,就人影憧憧地来到河边。诗句中用“娉婷二字,得体、逼真地写出村妇们在劳动中的喜悦场景,描写了她们无忧无虑的神情。”
(2)妈妈和其他村妇出门浣纱,孩子追到门口啼哭寻找。在这些“人影娉婷”的浣纱妇女中的妈妈,却听到了自己孩子的哭声,于是,她带着自然的微笑,背着大伙儿,溜回家照顾她的孩子去了。这“娉婷”的人群也许还没有发现呢。这是一个富于喜剧性的场景。整首诗不仅有画面美,而且还写出劳动妇女的心灵美。
(1)山野里弥漫着清新的空气(2)妈妈关切地迎接我回家 (3)时令蔬菜,新鲜成熟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