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语序不当,“央视官方”与“虽然”调换位置。B偷换主语,“不但”前加主语。D两面对一面。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②是对前文的转折,③①意思联系紧密,中间应该用分号。要注意找准突破口,本题的突破口就是标点。
考点:语言表达连贯。
点评:本题考到了连贯题中常用的方法:话题一致、前后照应,是一道较好的连贯题。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5分)
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何晏《论语集解》)
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杨伯峻《论语译注》)
小题1:以上三段话均是对《论语》中某一段话的注译,请写出这一段话。(1分)
小题2:结合上面材料,简述你对“和”与“同”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小题1:“和”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一个准则,强调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各方的协调与和谐,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表现为不盲目附和,又能兼容不同意见,是保持个性的统一,是差别的多样的统一。
“同”是同一事物的简单相加,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表现为盲目附和,不肯表达自己的意见,是无原则的调和,是无差别的同一。
本题解析:
小题1: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小题1:“协调”或“和谐”1分,“不盲目附和,又能兼容不同意见”或“差别的多样的统一”1分。“盲目附和,不肯表达自己的意见”1分,“无原则的调和”或“无差别的同一”1分。如果学生的回答是对“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的理解,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2分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易混成语/熟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