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心理学家曾和一个人打赌说:“如果给你一个鸟笼,并挂在你房中,你就一定会买一只鸟。”这个人同意打赌。心理学家买了一只漂亮的鸟笼给他。
结果出现的情况是——当人们走进他的屋子时就问:“你的鸟怎么死了?”他立刻回答:“我从未有过一只鸟。”“那么,你要一只空鸟笼子干嘛?”
那个人不想多费口舌解释。
后来,只要有人走进他的屋里,就会问同样的问题。他的心情因此搞得很烦躁,为了不再让人询问,他干脆买了一只鸟装进了鸟笼里。
心理学家后来说,去买一只鸟比解释为什么只有一只空鸟笼要简便得多。
人们经常是首先在自己的头脑中挂上鸟笼,最后就不得不在鸟笼中装上什么东西。
读了这则材料,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道风景。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 ?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选定文体;字数 800 以上;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它只有材料,没有明确的话题,需要考生结合材料拟出合适的题目。细读材料,不难发现,该题的审题的角度大体有四:一是从牵牛花、紫藤罗的角度,“借助”“发挥个性特长”;一是篱笆、枯树的角度,“扶持后生”“甘做人梯”“无私奉献”;一是二者关系的角度,“双赢”“互助”“合作”。一是假借外物。
点评:材料作文写法指导 一、首先要“读”:①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了解写作要求。②读材料。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以做到心中有底。 二、其次要“析”:析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由于“析材料”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如下的读法:①发现法。主要用于意义显豁、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心句,二是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三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②设想法。主要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理性。 ③归纳法。主要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④提炼法。主要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对立中、正误相对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以作立意的依据。⑤撷取法。主要用于多段型的材料,从一系列彼此并存的材料中撷取文题所需要的部分内容,并据此清理写作的线索。⑥揣摩法。主要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己的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待人、事、物,有仰视、平视、俯视三种视角,用不同的视角看待世间万物,会有不同的心态,会有各异的结果。我们不必仰视,无需俯视;当平视现实,平视他人,平视自己。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平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择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与认识,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繁华大道,乞讨者众,这里乞丐的生存产业链黑幕刚刚被媒体披露。
孩子问:我们为什么不给他们一些零钱?给,还是不给?
难题是:教孩子仁慈,还是识别欺骗?
(2)曾经有过这样的新闻:大街上,一位老人被自行车撞倒,肇事者逃跑。一位骑自行车女孩停止上前扶助,不想竟被周围公众指认为肇事者,而受到帮助的老人居然不说明真相。
孩子问:应不应该去帮助受伤者?救,还是不救?
难题是:教孩子见义勇为,还是凡遇“闲事”装聋作哑?
(3)高考命题作文中,阅卷老师每年都会发现许多雷同的有关父母罹患绝症之类的凄惨故事。后来老师们发现,这些故事脱胎自一篇曾获高分的作文。
孩子问:博取同情或许可以得到高分,不可以这么做吗?该,还是不该?
难题是:教孩子诚实,还是实用主义?
曾几何时,道德教育正在悄悄地发生某种变化,多年搭建起来的偶像化的高调道德教育的框架,正逐渐下行,靠近一条看不见的底线。以上列举的种种现象反映了当前社会人们心中的一些困惑。针对这些难题,你有什么看法,你会怎样选择? ?
要求:请以“困惑”为话题,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