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2019-06-26 18:26:04 【

1、语言运用题  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下表所包含的主要信息,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不超过50字。(4分)


参考答案:(4分)答案示例:2007-2011年间,我国出版物纯销售额增长幅度不大,而出版物年末库存量却增长迅猛,出版业面临出版物滞销的压力。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表述时,要结合着图表中标题“2007-2011年出版物年末库存、纯销售额统计”的提示概述,然后分析图表中销售额和库存情况。柱状图形为纯销售额,由图可知,增长幅度不大;上面的曲折线为库存线,由图可知,增量迅猛,二者对比可得出,滞销的现状。故可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 歌窈窕之章          B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C、则其至又加少矣      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名词作动词,唱B名词作动词,游水C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D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3分)
A.鲁迅先生对于四十多个青年被虐杀的事实,心里出离愤怒到了极点。
B.他一直想在这家报纸的主版上留几个铅字,可惜的是他水平不济,屡试不爽
C.过去有不少叱咤风云的人物莅临清华大学演讲,梁任公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D.我们强忍住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深情地唱起了周华健的《朋友》,长歌当哭来告别我们的初中同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使用不当,“出离愤怒”即超出愤怒,形容愤怒的程度已经达到了极点。B.使用不当,“屡试不爽”是指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这里被理解为“屡试不中”的意思,属于望文生义。C.使用恰当,“叱咤风云”指一声怒喝,可使风云变色。形容声势威力极大,多用于一举一动都有重大影响力的人。D.使用不当,“长歌当哭”,指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成语是高考常考考点,其测试重点是:一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组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赀(zī)财翼轸(zhěn)天高地迥(jǒng)
B 懿(yí)范桂棹(zhào)云销雨霁(jì)
C 扁(piān)舟彭蠡(lǐ)相与枕藉(jí)
D 缇(tí)骑盛筵(yán)觥(gōng)筹交错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迥jiǒng、懿yì、藉jiè)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组句子,句式与示例相同。
  冬日里,阳光总显得那么可爱。它温情柔媚,不热烈不浮躁,轻轻地抚慰着每颗寒冷的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旅途中,友情总显得那么珍贵。它淳朴真挚,不张扬不虚伪,默默地陪伴着每段前进的路。
危机中,理智总显得那么重要。它清醒冷静,不盲目不冲动,稳稳地保护着每个遇险的人。(答案不唯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高..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