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作文(60分)
话题作文: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的叫声里有我向往的童年,草丛边的秋千上有我快乐的童年,老师的黑板上有我求知的童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当时间早已经漫过童年的岁月,这一切又都成了你我依依的往事。童年,有我说不完的故事,诉不尽的真情……
要求:
1、题目自拟
2、立意自定
3、文体自选
4、不低于800字
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参考答案:
往事依依
于 漪
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淼,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做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是形象却不如那时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
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
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产,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隆,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 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享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quot;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然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修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次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
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文坛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
[人文思考] 童年的鲁迅,迷恋于百草园的无限乐趣,既增长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童年时代的于漪老师,则痴迷于《水浒传》、《千家诗》,也从中获得了受用一生的财富。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曾唤起作者青春的激情,依依往事,是不是也激荡起你心中的涟漪?
本题解析:
【 文题设计 】
童年生活是天真烂漫,充满趣味的。童年的记忆是美好、甜蜜的。童年是三味书屋摇头晃脑的读书,童年是百草园中数不尽的乐趣,童年是一个人精神的家园和灵魂的栖息地。童年是我们每个人心头那个甜蜜的回忆,亲爱同学们,你的童年也一定充满了童真童趣,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吧?请以“童年” 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600字的作文。
【写作指导】
这个话题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熟悉的话题,也是一个有话可写,有情可抒的话题, 从审题的角度看,应该不存在审题不清的问题,然而,学生往往因为熟悉,会使得文章落入俗套,翻不出新意。要想出新,引起别人的注意,必须摆脱框框套套,格式化的东西。全新的内容再加上全新的形式,会让读者心头一振,耳目一新。 这就要求我们在拿到话题以后,首先考虑的不再是我写什么,而是怎么写。
从主题看,文章的材料可涉及童年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对自身生活的关注,应该有着许多美好的回忆和感触,即使是伤感的,也让人感到欣慰,这是甜蜜的哀愁、含泪的微笑,是与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进行的一次心灵对话,是一种感悟、一种理解、一种精神的自我评定。所以我们所写的内容,不应该是一个静止的回忆,而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思考。是对我们精神家园和灵魂栖息地的一次访问。是一次甜蜜的回忆和心灵的慰藉。
从题目的确立上讲,拟题时,要扣住主题,画龙点睛。 可以拟《水中的童年》、《苦难伴我成长》、《背篼里的童年》等;
下面是几个精彩构思,希望能帮你开启思索的大门。
童年趣事 可结合个人经历,讲述童年中的有趣故事。
可贵的童年 可采用书信体的形式,模拟长辈给孩子写信的语气,写出童年生活的可贵。?
童年的成长烦恼, 采用回忆反思的形式,站在今天的成熟线上反思当年的成长的过程。
铭记的童年,可以某一个凸现的点,结合自己的生活成长经历,来谈童年的某一点在自己以后的成长中的促动或者启迪。
【 素材集锦】
1.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唐?李白 《古朗月行》
2,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好个秋。
————辛弃疾 《丑奴儿》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4.池塘边的榕树上
知了在声声的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
只有那蝴蝶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
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
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
……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太阳总下到了山的那一边
没有人能够告诉我
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
多少的日子里总是
一个人他面对着天空发呆
就这么好奇
就这么幻想
这么孤单的童年
哦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盼望长大的童年
哦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盼望长大的童年
————罗大佑 《童年》
童年的记忆
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
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
――题记
小的时候,父母常常出外打工,由于种种原因,我被送到了外婆家。我的童年生活有一段是在外婆家度过的。
外婆家在一个小小的村庄里,开始的时候,我又与外婆很生疏,所以经常和外婆斗气,但她从未骂过我,任由我胡闹,慢慢地,我也就就和外婆形影不离了。
乡村的生活很单调,但也很精彩。在这样的小小的山村里,晚上是最美的了。大人们忙了一天也都收工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很是热闹,晚饭后,我常常偎依在外婆的怀抱看天上时圆时又扁的月亮,也经常仰着头数星星。“外婆,天上到底有多少颗星星啊?”外婆笑笑说:“天上的星星和你的调皮劲一样多”。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假装赌气不理睬外婆 ,自己耐心数起来:“一颗,两颗,三颗……一颗,两颗,三颗……”一会又跳出一颗,两颗,三颗…… ,总也没有数完的时候,不一会儿,我的兴趣就又被池塘里青蛙的对歌吸引去了,此起彼伏的声音,不绝于耳,还有许多不知名的虫儿也在应和,墙角的蛐蛐,更是让人兴趣盎然,终于把数星星的事放一边了,留在脑海中的星星还是一颗,两颗,三颗。
有时候,外婆也给我讲牛郎和织女星的故事。那时,在我的心中,姥姥就是依靠,就是那有着数不完星星的天空,外婆说过,人死了,灵魂就会升天,天上就会再多一颗星星,我问道“天上那颗最大最亮一定姥爷了?” 外婆没有回答,眼睛似乎充满了思念和泪水。我感到心里有股莫名的酸痛……
后来,父母打工回来了,要把我接回去,我哭闹着不肯离开,我知道,我现在已舍不得外婆,舍不得外婆家的小山村了。可是,我不知道当时姥姥已患了重病,不久就永远的离开我了,送行的那天,我哭地撕心裂肺。
如今,我已经成了一名中学生,每天下了晚自习,我都依然要出去看星星,我知道天上又多了两颗最大最亮的星星,那就是姥姥和姥爷。而童年生活的这一段记忆,也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点评] 童年是一曲动人的歌,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童年是一首音韵和谐的诗……童年是留在我们记忆中的永不褪色的老照片。“我”的这段童年生活是跟外婆一起度过的,留给我的还有小村夜色中那满天的星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满天的星空,早已成了我记忆中最珍贵的一幕,那里有“我”的童年生活,更有与“我”曾形影不离的挚爱亲人。
文章构思巧妙,小作者从我们熟知的事——数星星写起,却赋予了它丰富的内涵,从平常事中写不平常的情,融情于事,充满了真情实感。
小时候特想不明白的事
我小时候总是搞不清“生前”是啥意思,明明是死前嘛。
我小时候认为美国一定很美,而且有很多美人,要不为什么叫美国?为此和小朋友吵架,因为他说英国才是最美的,因为英俊、英明等词都是好词。然后被老师罚站一下午,因为当时正在操场开大会,偶们俩的声音后来整个操场都能听见。老师让偶们必须认识到:“崇洋媚外是可耻的。”这句话偶记得很清楚……
小时候怕吃饭,可每次爸妈总给盛一碗,不吃完就得挨打。那时老是纳闷儿:我的碗比他们的小,可他们碗里的饭怎么很快就没有了呢?偶认定他们在桌子下藏了一根管子,一端通偶碗里,一端通他们碗里。为此还钻到桌子底下探寻了一番,结果当然什么也没有找着。
小时候,有个高年级的学生对我说,生水不能喝是因为里面有很多细菌,然后他用玻璃杯接了杯自来水给偶做实验。他指着杯子里面的小气泡说:看见没有?那些泡泡就是细菌。后来我喝汽水,总是觉得喝了一肚子的细菌。
雷锋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就是“好人好事”的意思。如果雷锋是个人的话,那么雷锋塔就是纪念他的了。
小时候站在楼顶望远处,总觉得天边最高的山是喜马拉雅山。
小时候,我看何仙姑和吕洞宾觉得很奇怪,为什么神仙和神仙不能结婚?神仙和妖怪不能结婚偶可以接受,白娘子和许仙不可以结婚偶也帮他们忍了。后来上生物课,我晓得了不是同类不能结婚的道理。
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妹妹闹个不停, 我妈吓唬她:“再哭,等一会儿收破烂儿的来了就把你卖了!”结果刚好有人敲门,我就跑到大人前头堵住门口,说啥也不让开门。争执了一会儿,我居然哭了:“不许你们卖妹妹!”从那以后,每当我跟老妹吵架,威胁要打她的时候,她就充满自信地说:“哼,偶知道你舍不得!” 我就此威风扫地。
小的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很爱吃松花蛋,也就是皮蛋。当头一次听说松花江的时候,羡慕得不得了,一心向往着漂满松花蛋的江面……真馋死了……
翻出《水浒传》看,对“大败”一词难以理解,每次梁山好汉都大败官军——都大败了,可明明是打了胜仗,这让偶对“大败”这个词很困惑。遇见很多次后只好自己给自己解释“败”就是输了,“大败”就是赢了。
真有点不好意思了, 我小时候以为结婚是一家人的事——爸爸和妈妈结婚,我长大了应该和姐姐结婚。可是弟弟怎么办?
【点评】文章用断想的形式回忆小时候弄不明白的事情,内容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都可能遇到的心情故事。行文时注重了对童年的回忆和梳理,比较准确地把握住童年对自己的影响,表现对童年的难忘之情,充满童趣和智慧,幽默感强,读后让人回味。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请以“我的晴天雨天”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题目:《______》是我读过的最______________的小说?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为了保全由自己主编的《现代人》杂志,曾经迫于压力,为沙皇遇刺幸免于难写了贺诗。与《现代人》杂志的反沙皇专制的鲜明倾向相比,这首应酬之作本微不足道,但涅克拉索夫却陷入了长期的强烈的自责之中,他甚至怀疑那首献媚之作已使自己成为一个坏人。他曾用诗歌向读者公开忏悔:
我从来都不出卖竖琴,
但是,当无情的灾祸突然降临,
我的手就会在竖琴上弹出,
不正的声音……
正因为如此,在他的丧礼上,当时尚是激进大学生、后来成为杰出马克思主义者的普列汉诺夫才会和青年们齐声高呼:“超过了普希金!超过了!”
读了以上材料后,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故事、寓言,等等。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不限。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注意“忏悔”的含义,要区别几个近义词:
忏悔与后悔:程度上的差异
忏悔与反思:对象、范围的差异。
写作时,可以如下思考:
为何忏悔?忏悔什么?如何忏悔?
本题难度:简单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经济学领域,面对风险,有人做过两个实验——
一是有A、B两个选择:A是肯定赢1000元;B是50﹪可能赢2000元,50﹪可能什么也得不到。结果,大部分人都倾向A。
二是同样有A、B两个选择:A是肯定损失1000元;B是50﹪可能损失2000元,50﹪可能什么都不损失。结果,大部分人倾向B。
看完这两个实验,你有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面对挑战
刘婧
“超越梦想一起飞,你我需要真心面对……”每当耳畔响起这首歌,心中总会掀起无限的遐想,人类就是怀者这样的梦想在阔步向前的。挑战极限,其实就是把人类最大潜能尽情展现,勇于挑战极限就是把心中的梦想在现实中浓墨重彩的描绘,挑战极限,我们的人生价值将会一览无余地体现。
在人类发展的漫漫旅途中,梦想始终在召唤着我们,哥伦布、麦哲伦扬起了驶向大洋的风帆,开辟了历史的新航线;火车由隆隆前行进而变得风驰电掣;神五神六上了天,多年的飞天之梦一朝实现;无线通讯让天各一方的两颗心变得不再遥远;人类登上了月球,不停的脚步继续向宇宙攀缘……一切的一切,都像梦幻般实现。挑战极限,人类进步的车轮滚滚向前。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迁,惨受宫刑,发愤著书,《史记》得以问世;曹雪琴,耐住饥寒,一部《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徐悲鸿,面对洋学生的挑衅、侮辱,用第一的成绩证明:中国人不是好惹的;史铁生,两腿残缺,痛心回眸,为回报母爱,憧憬生活,毅然拿起笔,写下不屈的人生;海伦·凯勒,双目失明,用双手、用一颗心成就了自己写作的人生,她的精神激励了全世界千千万万残疾人,成为人类一笔宝贵的财富。挑战极限,贝多芬、保尔·柯察金、张海迪、舟舟……一系列敢于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在我们头脑中一一闪现。这些在逆境中受尽磨练的人们,真正读懂了人世间的真善美、假丑恶,更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生活,逆境中的经历,更有助于他们创造出许多顺境中不能创造的成就。
人类永无满足,挑战的脚步遍及各个领域:吉尼斯世界记录一项项被刷新,南极大陆插上了各国科考队的旗帜,英吉利海峡多次被徒手游过,柯受良驾车飞跃了黄河……挑战,成功与失败并存,刺激与危险同在,那为何人们又对它如此钟爱?
挑战极限,正是人们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体现。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与其庸碌无为地活着,不如壮壮烈烈将生命绽放。流星划过天际,转瞬即逝,却将美丽铭刻人间;夕阳虽短,然而那红彤彤的灿烂却是一天中最耀眼的光华。挑战极限,证实了自身的价值与实力,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作为一个莘莘学子的我们,面对知识的挑战,面对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唯有踏实迈步,点滴积累,静心读书,勤思好问,把高考当做当前的极限,把上大学当做人生的又一起点,不断攀升,不断超越,我们的人生才会格外夺目耀眼!
人生无极限,挑战无极限,“越飞越高越精彩”将是我们不变的誓言!
文章由一句歌词开头,引出全文内容,之后以“在人类发展的漫漫旅途中,梦想始终在召唤着我们”这句话引发例子,之后又举出具体例子来印证文章主旨,引发议论,文章结尾,再次敲定主旨,文章一气呵成,显得浑然一体,在论证过程中,作者始终紧扣所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去说明问题,纵横捭阖,游刃有余,不失为一篇佳作。
本题解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人都成了冒险家了。这就是卡尼曼“前景理论”的两大“定律”。由此我们可以立意为:如何面对风险和挑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