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错题 结合语境,修改下面文段中的三处毛病,使语言顺畅,文意贯通。
①中国民俗是我们祖先在中华大地上征服自然、顺乎自然、发展自己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②中华民族发展的物质生产水平与它的产生相适应。
③如十二生肖就是中国民俗的一项重要内容。
④它是先民们物质条件相当落后,借用自己熟知的动物称谓来命名、计算出生年份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句改为中国民俗是我们祖先在中华大地顺乎自然、征服自然、发展自己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
②句改为它的产生与中华民族发展的物质生产水平相适应。
③句改为它是先民们在物质条件相当落后的情况下,借用自己熟知的动物称谓来命名、计算出生年份的。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嫉妒/忌讳投奔/奔波行辈/行将就木
B.拜谒/摇曳悱恻/绯红窈窕/挑灯夜战
C.滥觞/国殇睥睨/媲美宁愿/宁缺毋滥
D.应届/应答铁箍/沽酒佣金/蜂拥而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 .jí/jì,bèn/bēn,hánɡ/xínɡ。B.yè,fěi/fēi,tiǎo;C.shānɡ,pì,nìnɡ;D.yīnɡ/yìnɡ,ɡū,yònɡ/yōnɡ。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训练、记忆相结合,以记忆为主。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下面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图标由水滴、手掌和圆形组成。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水能保护地球生态;手掌托着水滴,象征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掌又像一条河流,象征滴水成河。
本题解析:描述画面要素要抓住画面特征,揭示其寓意要依据画面要素挖掘象征意义,做到由表及里。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C.虽然大家都中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可也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幸福并不完全由物质条件决定。
D.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不合逻辑,属于否定不当。“切忌不要”,“忌”本身就含有“不要”的意思,可将“忌”改为“记”,或将“不要”删去。B项,成分残缺,由于滥用介词,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可将句首介词“关于”删除。D项,搭配不当,“挑起了……的任务”不能搭配,可改为“承担起了……任务”。
点评: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见词语题。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肉毒杆菌是一种致命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毒素,是毒性最强的蛋白质之一。人们吸收和食入这种毒素后,神经系统将遭到破坏,出现头晕、呼吸困难甚至眼肌、咽肌瘫痪等症状,中毒者如抢救不及时,病死率较高。
B.湖南卫视总能在娱乐节目中引导潮流,从几年前的“超女”“快男”到而今的“我是歌手”,收视率一路飙升,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
C.“新华频媒”是集报纸、广播、网络、手机等媒体优势于一体的全新传播平台,与一般商业大屏有
所不同,它建成后,每天会向市民提供及时、准确、权威的资讯。
D.8月15日,日本在东京举行庄重仪式纪念二战投降67周年,与此同时,围绕领士纠纷出现的紧张气氛和对日本战时行为的仇恨情绪在邻国再度高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A逻辑关系不对,应该是“食入和吸收”;B中途易辙,最后一句的主语应该是“节目”;D选项“气氛”“高涨”搭配不当。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