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七)
2019-06-26 18:33:03 【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迷惘(wǎng)  干瘪(biē)愀然(qiáo) 汗流浃(jiā)背
B.粘合(niān) 甄(zhēn)别 墓冢(zhǒng) 恪(kè)尽职守
C.妥帖(tiē)思忖(cǔn) 麻痹(bì) 毛骨悚(sǒng)然
D.悲怆(chuàng) 打夯 (hàng)  戕(qiāng)害 瞠(chēng)目结舌



2、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4分)
春风,将大地的落寞赶跑,放出哗啦啦流淌的绿,在一片青草地吹奏生命的歌谣。



3、单选题  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1)“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
(2)她们是带工老板的机器。
(3)老板娘……气哄哄地放在这些廉价的“机器”们面前。
(4)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
A.(1)借喻(2)暗喻(3)借代(4)借喻
B.(1)借代(2)借代(3)双关(4)借喻
C.(1)借代(2)暗喻(3)借喻(4)双关
D.(1)借喻(2)借代(3)暗喻(4)双关



4、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不思其反。(《诗经·氓》)
(2)?,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陶渊明《桃花源记》)
(4)飞湍瀑流争喧豗,?。(李白《蜀道难》)
(5)想当年:金戈铁马,?。?(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7)洛阳亲友如相问,?。(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8)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辗转奔向江河湖海。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逆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于水生生物体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名句名篇默写》..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