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6-26 18:34:05 【

1、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小题1:吾所以为此者,?
小题2:??,人比黄花瘦。
小题3:四十三年,???。
小题4:人生如梦,?


参考答案:
小题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小题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小题1: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小题1:一尊还酹江月。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1)匈牙利诗人________的作品《我愿意是急流》讴歌了纯真的爱情。
(2)孙犁的《白洋淀纪事》被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________派”的代表作。
(3)中国古典诗词长于抒发情感,如:“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________________,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_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______________,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


参考答案:(1)裴多菲
(2)荷花淀
(3)春与秋其代序;少无适俗韵;乍暖还寒时候;早岁那知世事艰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小题1:心非木石岂无感??。(鲍照《行路难(其四)》)
小题2:?,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小题3:?,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4:吴楚东南坼,?。(杜甫《登岳阳楼》)
小题5:女娲炼石补天处,?。(李贺《李凭箜篌引》)
小题6:春水碧于天,?。(韦庄《菩萨蛮》)
小题7:小楼昨夜又东风,?。(李煜《虞美人》)
小题8: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杜牧《阿房宫赋》)
小题9:会桃花之芳园,?。(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参考答案:
小题1:吞声踯躅不敢言?
小题2:岩扉松径长寂寥
小题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小题4:乾坤日月浮
小题5:石破天惊逗秋雨
小题6:画船听雨眠
小题7: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小题8: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小题9:序天伦之乐事


本题解析:注意易错字:踯躅、岩(易误写为“崖”)、扉、寂寥、摧(易误写为“催”)、事、逗、霁、序(易误写为“叙”)。
点评:本题所选内容与教学进度衔接很紧密,并且所选句子都有代表性。特别是易错字较多,还有通假字,比如“序”很可能写成“叙”。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平时积累时细心、耐心。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4道题)。(8分)
①烟笼寒水月笼沙,???,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②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③青山遮不住,??。江晚正愁予,?。(辛弃疾《菩萨蛮》)
④群臣吏民,?,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仰观宇宙之大,??,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⑥有志与力,??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参考答案:①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②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③毕竟东流去?山深闻鹧鸪
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能谤议于市朝
⑤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⑥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此句唱词化用李清照的词句,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情感,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化,表现了痛苦的深重。
B.“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这是《兰亭集序》的基本观点,作者引用古人的话,表明他对人生的认识——生命无论长短,最终归于沉寂,体现了他思想的消沉。
C.“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作者在这里指出了民族的两种前途,只有在沉默中爆发,民族才有希望,实际上是号召人们起来斗争。
D.“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对于伽西莫多来说,这滴眼泪弥足珍贵,是感激之泪,自责之泪,同时表明伽西莫多沉睡在黑夜中的善良被唤醒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应在认真回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各选项表述进行仔细审查。其中,B项错误在于:“体现了他思想的消沉”说法不对。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A。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辨识字形》高..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