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6-26 18:34:46 【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念馆的第一展厅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不同时期的雷锋同志生前用过的衣物、书本与一篇篇日记。
B.据“严禁虚假交易、炒作信誉”的规定,易宝网决定给予该卖家停止发布商品30天和评价商品的资格。
C.学年,湘浦中学派遣优秀语文教师黄娜和黎军赴马王堆中学任教,以期农民工子弟同城市孩子一样可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D.许因为我们等了15年,心态早已平静,也许因为都知道中国入世早就是板上钉钉,多哈会议只是一个程序,所以,在入世的那一天,我们并没有过分激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多项定语语序不当。“衣物、书籍与一篇篇日记”之前的多重定语语序失当。领属性定语“雷锋同志生前用的”,应放在最前面,接着是时间定语“不同时期的”,最后是“各式各样的”,否则“各式各样”、“不同时期”有修饰“雷锋”之嫌, 容易造成歧义。)B.动宾搭配不当。“给予”“资格”搭配不当,应把“给予”改为“取消”并删去“停止”。C.归属不明。“优秀语文教师” 归属不明,是指黄娜一人,还是指黄、黎两人?如为后者,应表述为“黄娜和黎军这两位优秀语文教师……”。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古人常借“水”的意象比喻人生道理。下列文句,借由“水”的意象比喻“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的选项是:(3分)
A.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
B.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C.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D.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终为大患”对应“坏崖破岩”;“发于至微”对应“涓涓”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以下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渔父》是战国秦汉间人记叙屈原事迹的文字,又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刘向《新序》等文献。
B.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最初发表于1926年4月12日《语丝》,后收入《且介亭杂文》。
C.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李陵之事有所辩解,受腐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D.庄子,名周,在诸子百家中,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庄”之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后收入《且介亭杂文》”应为“后收入《华盖集续编》”。作家作品容易混,在记忆时作者的国别代表作品要记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也是记忆的重点。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我国现代小说中,?.翠翠 .方鸿渐依次是《祝福》《?》《围城》中的主人公。
(2)白居易《琵琶行》诗三处写到月亮,其中有一处是用?? ___________两句烘托出琵琶女演奏琵琶的效果的。
(3)斩木为兵,?,天下云集响应,?。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苏轼《定风坡》)
(5)司马迁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写廉颇在蔺相如门前负荆请罪时说了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两句,完成了廉颇知错能改的性格转变。


参考答案:
(1)祥林嫂?《边城》
(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3)揭竿为旗,赢粮而景从
(4)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5)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本题解析:每题2分,任选4题作答,每题都写按高考阅卷要求评分。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语言文字运用
从以下6个词语中任选四个,写一段话,要求语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出50字。(4分)
蒲公英?避雷针?记忆犹新?钓?饱满?幸福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