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26 18:37:51 【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指摘沤心沥血绿林(ù)为虎作伥(wéi)
B.冒然老骥伏枥炽热(zhì)原形毕露(1ú)
C.歉收一筹莫展着装(zhuó)阴错阳差(chā)
D.皈依以逸代劳刹那(shà)十二生肖(xià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记和词语的识记。
A项中应为“呕心沥血”、为(wèi)虎作伥;B项中应为“贸然”、炽(chì)热;D项中应为“以逸待劳”、“刹(chà)那”。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高考日近,某校在高三教学楼下设置了留言板,请你为下列(1)(2)两类同学留言。要求:每类不超过30字,语言生动得体。(6分)
(1)因为成绩不理想而郁闷的同学

 
 
 
 
 
 
 
 
 
 
 
 
 
 
 
 
 
 
 
 
 
 
 
 
 
 
 
 
 
 
(2)因为自己的报考志愿与家人的期望相左而烦恼的同学
 
 
 
 
 
 
 
 
 
 
 
 
 
 
 
 
 
 
 
 
 
 
 
 
 
 
 
 
 
 


参考答案:(1)只要努力绽放,山谷里的野百合也能拥有芬芳的春天!(24字)
(2)未来由自己掌握,我们过得幸福,就能为家人带来更多幸福!(27字)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连贯得体,鲜明生动的能力。每个答案有针对性1分,能宽慰、激励他人1分,语言生动得体1分。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据俄新社报道,塔基斯坦3月10日推出了一个措施:所有中小学师生今后在学校禁用手机,目的在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材料二:一位中学教师在他的博客中写道:我在上课时总是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不接电话也不打电话,没课时还真离不开手机;家长为学生配手机,是为了方便联系。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2)你对上述材料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4分)


参考答案:示例
(1)对中小学校园里使用手机有不同看(做)法。
(2)1.用行政手段禁止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决定太过僵化。有违资讯时代人们及时沟通、及时获取信息的需要,只要能够协调好学习工作 与资讯沟通的关系,手机进校园也不是不可以。
2.中小学校园内不应该使用手机。校园内师生因为工作学习的特性,对资讯获取的及时性要求并不太高。随身带着手机进入校园,会让师生在工作学习中分心,降低工作学习效率。(观点1分,分析4分)


本题解析:
(1)考查学生概括信息能力。注意材料内容要简明扼要,提取关键信息。能力层级为A.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首先要亮明自己观点,其次要充分说明理由。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讲故事的技艺是可以习得和模仿的,而深邃的思想却必须通过锻造卓越而丰富的灵魂来达到,这个难度显然要大得多。
B.小说的主题,应该是能引起人们广泛的、持久的兴趣的。这些主题具有普遍性意义,能够超越历史。
C.男孩告诉他自己,实现自己天命的旅程中,他已经学会了他需要知道的一切,经历了他可能梦想到的所有事情。
D.中等贵族的生活方式对我还记忆犹新——那是不久以前的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语序:模仿和习得;C.介词结构残缺:在实现自己天命的旅程中;D.应为“我对中等贵族的生活方式还记忆犹新”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认真观察下列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反映的社会现象:?(4分)
解决的办法:?(2分)


参考答案:
反映的社会现象:①教育资源向名校倾斜,造成名校独大;②普通学校越来越弱。(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解决办法:加速改革进程,推动教育均衡发展。(2分。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解析:漫画类题目需要考生自习观察漫画画面和文字,然后运用联想想象能力结合社会实际弄懂漫画表达的寓意,也就是设计者的创作意图。图中画面内容为有人正在用写有“教育资源”的水壶浇灌一大盆茂盛的写有“名校”二字的花卉,大花盆旁边有很多躺倒的写有“普通学校”的小花盆,盆内花朵很少甚至没有。此则漫画观察完画面和文字,很容易看出反映的社会现象是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向名校倾斜,造成名校独大,普通学校越来越弱。解决办法当然是加速教育改革进程,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