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指摘沤心沥血绿林(ù)为虎作伥(wéi)
B.冒然老骥伏枥炽热(zhì)原形毕露(1ú)
C.歉收一筹莫展着装(zhuó)阴错阳差(chā)
D.皈依以逸代劳刹那(shà)十二生肖(xiào)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记和词语的识记。
A项中应为“呕心沥血”、为(wèi)虎作伥;B项中应为“贸然”、炽(chì)热;D项中应为“以逸待劳”、“刹(chà)那”。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高考日近,某校在高三教学楼下设置了留言板,请你为下列(1)(2)两类同学留言。要求:每类不超过30字,语言生动得体。(6分)
(1)因为成绩不理想而郁闷的同学
(2)因为自己的报考志愿与家人的期望相左而烦恼的同学
参考答案:(1)只要努力绽放,山谷里的野百合也能拥有芬芳的春天!(24字)
(2)未来由自己掌握,我们过得幸福,就能为家人带来更多幸福!(27字)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连贯得体,鲜明生动的能力。每个答案有针对性1分,能宽慰、激励他人1分,语言生动得体1分。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据俄新社报道,塔基斯坦3月10日推出了一个措施:所有中小学师生今后在学校禁用手机,目的在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材料二:一位中学教师在他的博客中写道:我在上课时总是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不接电话也不打电话,没课时还真离不开手机;家长为学生配手机,是为了方便联系。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2)你对上述材料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4分)
参考答案:示例
(1)对中小学校园里使用手机有不同看(做)法。
(2)1.用行政手段禁止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决定太过僵化。有违资讯时代人们及时沟通、及时获取信息的需要,只要能够协调好学习工作 与资讯沟通的关系,手机进校园也不是不可以。
2.中小学校园内不应该使用手机。校园内师生因为工作学习的特性,对资讯获取的及时性要求并不太高。随身带着手机进入校园,会让师生在工作学习中分心,降低工作学习效率。(观点1分,分析4分)
本题解析:
(1)考查学生概括信息能力。注意材料内容要简明扼要,提取关键信息。能力层级为A.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首先要亮明自己观点,其次要充分说明理由。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讲故事的技艺是可以习得和模仿的,而深邃的思想却必须通过锻造卓越而丰富的灵魂来达到,这个难度显然要大得多。
B.小说的主题,应该是能引起人们广泛的、持久的兴趣的。这些主题具有普遍性意义,能够超越历史。
C.男孩告诉他自己,实现自己天命的旅程中,他已经学会了他需要知道的一切,经历了他可能梦想到的所有事情。
D.中等贵族的生活方式对我还记忆犹新——那是不久以前的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语序:模仿和习得;C.介词结构残缺:在实现自己天命的旅程中;D.应为“我对中等贵族的生活方式还记忆犹新”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认真观察下列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反映的社会现象:?(4分)
解决的办法:?(2分)
参考答案:
反映的社会现象:①教育资源向名校倾斜,造成名校独大;②普通学校越来越弱。(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解决办法:加速改革进程,推动教育均衡发展。(2分。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解析:漫画类题目需要考生自习观察漫画画面和文字,然后运用联想想象能力结合社会实际弄懂漫画表达的寓意,也就是设计者的创作意图。图中画面内容为有人正在用写有“教育资源”的水壶浇灌一大盆茂盛的写有“名校”二字的花卉,大花盆旁边有很多躺倒的写有“普通学校”的小花盆,盆内花朵很少甚至没有。此则漫画观察完画面和文字,很容易看出反映的社会现象是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向名校倾斜,造成名校独大,普通学校越来越弱。解决办法当然是加速教育改革进程,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