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2013年6月29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在清华大学作主题演讲时,于开头和结尾处分别用汉语做了3分钟和半分钟的陈述,并引用了《管子》和《中庸》中的名句。作为前总统朴正熙的女儿,朴槿惠在年幼时就获得父亲赠送的《三国演义》,曾戏言自己的“初恋”是赵云。
老子的洋粉丝“小梅”——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多次流畅地引用了老子《道德经》里的语句。如2013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首日,梅德韦杰夫引用老子的“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表达在经济危机下的公共治理问题。
请根据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所给的两则材料说明: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经典作品都推崇备至,我们又怎能不学习、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呢?沿着这一思路,可以从微观的角度(某一部作品或某一两家思想)叙写自己濡染在经典作品或传统文化中的感受和体会。也可以从宏观的角度谈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倡议国人阅读经典,从古代先贤那里汲取智慧营养等。
如果学生谈不同文化的相互学习与借鉴也可以。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作文
请以“我有一个梦想”为话题写一段话为话题写一段话。要求;①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像等。②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根据给出的话题“我有一个梦想”,要把“梦想”具体化,就是写出梦想是什么,如科学家、文学家等等。
要想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静下心来,认真想一想:我的梦想到底是什么?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梦想?为了实现我的梦想,我从现在起应该怎么做?这三个问题想清楚了
这篇文章的基本框架就定下来了。写作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1.确定自己的梦想时,应当把握住这个梦想是对大家有益的,而且是自己最迫切要求实现的;
2.把使你产生这个梦想的令你难忘的故事或理由写出来;可以是一个美丽、有趣的故事,也可以是一组引人注意的数据,也可以是一、二、三个理由。理由需要充分、合情、合理;
3.要设想一下今后怎样为实现梦想而努力,从而早日使梦想变成现实。力求准确、生动,有感染力,最好能引起读者共鸣。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我们生活的世界节奏越来越快。“速成”“速递”“快餐”“高铁”等等触目皆是。日前,更有报道称广州人的步速之快为世界第四。求“快”的结果让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日新月异的变化。
与此相反,大洋彼岸的一位学者教授曾提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口号:比慢。这个口号颇值得玩味,“慢”是否意味着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不要好高骛远?
要求:(l)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2 )除诗歌
外,文体不限。( 3 )不少于 800 字。( 4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的范围。( 5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开放性试题,答案不一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700~1000字的议论文。
小鱼问大鱼道:“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是最好的美味,但有一点儿危险。要怎样才能尝到美味而又保证安全?”
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对不去吃它。”
小鱼说:“可他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获得它不用付出代价。”
大鱼说:“这可完全错了。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贵的,因为它引诱别人付出整个生命作为代价。”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__________的是是非非
参考答案:
同学之间的是是非非
也不知怎么了,前脚踏入了这个班,后脚就踩出了一股莫名其妙的畏惧感,也许是这段时间倒霉到家了吧,不是跑步时鞋子坏掉,就是吃饭时不小心咬到舌头。
“忘掉吧,让学习麻痹自己!”我又念起了自己的口头禅。我拿出数学题做了起来,不料,一只拦路虎张牙舞爪地挡在前面,草稿纸被我画得面目全非。终于,答案算出来了,是A,我漫不经心地瞥了一下同桌的作业本,他的答案竟是B!
“你的答案写错了,应该是A!”我轻蔑地喊道。因为我坚信,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的成就决不会错。
“A?可大家都是B,到底谁错了?”他露出一脸阴笑。
我不甘示弱,立刻找来几位帮手,大家答案都是A,我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双方处于对峙状态,僵持不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真理到底判在何方,有待老师这位裁判了。
“大家看到第4题,先设未知数……”老师在台上讲得唾沫横飞,我却一门心思在答案上,“最后结果……B!”我脑袋一炸,使劲跺了一脚,可答案为B的同学的脸上却洋溢着得意的浅笑。真是,我恨得咬牙切齿,下次,我一定会……我也呵呵笑了起来。
这几天天气骤变,温度急剧下降,北风呼呼地和我们打起了第一声招呼。
早上起床,大家都没带外套,冷得直打哆嗦,时间还没过多久,便有几位同学打起了喷嚏,接着便是咳嗽,感冒传播的速度还真快,先前只是几位同学,可现在,我不得不紧张起来,我赶忙拉了拉衣领,捂住嘴巴,生怕被传染。
“别一边咳嗽一边讲话,这样会传染别人!”不知哪一位高声叫道。
“真是没有同情心,我们可是同学兼同桌,要互相帮助互相宽容嘛。”
“我没同情心,是你先不对的!”
“感冒有错吗?”
“这……这……好了,算我不对,那……那把卫生纸拿去擦擦吧!”
听到这儿,顿觉得刚才被衣领捂住的脖子与脸庞在发热,我抬起头,呼吸了一下空气,空气还是那么新鲜,并没有因感冒而变质。
是呀,同在一个屋檐下,哪能不吵嘴,可是,我们为谁的答案正确而争论,不正体现了我们对学习的热爱吗?我们为感冒而针锋相对,不也因此使同学间的友谊更近了一层吗?
菜愈炒愈热,我们愈“吵”感情愈深,是非只是过眼云烟,一吹即散,而同学间的友谊却比磐石还坚。
[简评]本文以同学之间的是非之争为线索,串起生活的花絮,抓住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展开全文,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文章选取了两件小事:为谁的答案正确而争论;为感冒而针锋相对,在叙述之中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使得人物个性跃然纸上。并且在结尾以议论抒情的笔调,淋漓尽致地抒写出同学间真挚的情谊,让文章的立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选材真实,扣题巧妙,其对话描写精彩,让人读之兴趣盎然,回味无穷。另外,语言表达功底不错,越发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寝室里的是是非非
“香花大多不艳,艳花大多不香,艳而香的花大多有刺。”任何事都不可能完美无缺,都存在着许多是非,寝室里的生活亦是如此。
寝室里,此时大家都在忙活着清洗衣服,早已守候在水龙头边的黄佳丽眼看着另一人的盆子飞快挤入其中,放在了水龙头底下,接着那人大嗓门地说:“对不起哦!我很着急,清完衣服还要铺床呢!没关系吧!”说完便只顾自个的洗衣服。“没关系,反正我还要去床上拿衣架呢!”黄佳丽平静而友好地对她笑着回答,接着便去床上拿衣服,站在一旁的我都有些恼怒了。此时又隐约听见黄佳丽很恭敬地对同床说:“请帮我拿几个衣架下来,好吗?”“好的!等一下!”接着便听见衣架碰着床架上的“叭叭”声,我听到后微微一笑。
或许面对不同的事,哪怕只是改变事情的顺序,得到的结果却是迥然不同。
“天哪!这是哪个人做的呀?怎么把我的床单弄得有这么多灰尘啊!”杨雪指着床单上的一处大声嚷道。我瞧了瞧她指的那个地方,并没有太明显的污点,只有少许灰尘,轻轻拍几下便可清除,可她仍喋喋不休地埋怨了好一阵。不久过后,又一幕情景浮现在我眼前,由于魏然不小心把水泼到了黄凤玲身上,黄凤玲的裤子湿了一大半。“对不起,对不起!……这可怎么办呢!”魏然焦虑地说道。黄凤玲却显得出乎意料地平静,她既没有去看裤子究竟湿了多少,也没有埋怨。她只是轻轻一笑:“没关系,衣服弄湿了换掉就可以了。”她的这一番举动使魏然不再焦虑,使她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谅解。
的确如此,虽然衣服湿了,可那颗炽热的心却不会湿,反之,若是心态不对,即使是清澈洁净的也会变得浑浊不堪。
寝室里的是是非非不计其数,只要你以良好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件事,多尊重和关爱他人,便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会赢得更多人的尊重与喜爱。
[简评]本文选材真实,描写具体生动。通过寝室里的平常小事来传神地展现出同学们各自不同的心态,让它折射出一个人的思想,以此让读者明白:在是非面前,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文章以小见大,立意深刻,读之可谓启人心智。文章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结构严谨,自然连贯。开头总领全文,引起下文,中间有过渡句承上启下,结尾处又以议论之笔点睛,总收全文。在逐层深入之中,显现了作者思路的明晰,布局的合理。但本文的硬伤也显而易见,那就是对于寝室的“非”缺乏具体描写,没有典型的事件,显得空泛。倘若在这个方面再添补一些生动的细节就更妙了!
本题解析:
写好此文首先要审清文题,立意正确。本文的题眼是“是是非非”,其写作重点显而易见,要从“是”与“非”的角度来选材。“是是非非”就是指对同一人、事、物、景等持正面和反面的不同看法。因此,立意正确十分关键,它关系到作文的成败。在写作之前,对于这两种不同看法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认真分析,然后深入思考,抓住实质,提出自我独特的见解,以此来统领全文。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的立意正确鲜明,高远而深刻。
其次是精心选材,详略得当。对于一个人的做人原则、一件事的处理方式、一幅书画作品好坏等,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看法,便会产生诸多的“是非”之争。同学们在写作之时,一定要精心选择,大胆取舍,力求典型且具有代表性。倘若是写《爸爸的是是非非》一定要把它与《我的爸爸》区分开来,两文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选材的侧重点不同。《我的爸爸》侧重描写,以言行举止来表现其性格及品质,而《爸爸的是是非非》侧重叙事,展现其待人接物的方式和做人的原则。选材时一定要细心区分,如此才能紧扣文题而作,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中心鲜明。
再者就是方式多样,语言生动。写好此文,一定要从多个角度来选择事件,并且在行文中要有细腻生动的描写,尤其是要把评论有机地融入叙事描写之中,或是在叙述之后以议论抒情来点示,其间的“是”与“非”,让读者一看就明白,唯此文章的中心才会鲜明凸显。在记叙与描写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尽情发挥想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出人物议论之时的神态与心理,以此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还可采取对比的手法来生动刻画人物,让人物在“是”与“非”碰撞之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辉来。文章中的人物对话尽量口语化,防止学生腔,因为真实的生活会使文章的感染力更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