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五)
2019-06-28 17:03:58 【

1、阅读题  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苏轼《赤壁赋》“??”用比拟手法借箫声写愁情。
战国末期哲学家韩非在《喻老》一文中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同这种思想相通的还有宋代?(作者)《伶官传序》中写的名句“祸患常积于忽微,?。”
(2)乌鸟私情,?。(李密《陈情表》)
苏轼《赤壁赋》“??”用比喻手法写出了人生的短暂和人的渺小。
杜牧在《?》中批评秦统治者奢侈时写道:“钉头磷磷,?;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2、其他题  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小题1:?,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小题2:画图省识春风面,?。(杜甫《咏怀古迹 其三》)
小题3:?,曰:‘非我也,兵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小题4:虽遥岑远目,献愁供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小题5:夫以秦王之威,?,辱其群臣。(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3、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到监狱探望她的时候,已经戒了酒,还答应在医院里做杂工,但拒绝接受他的求婚。(《复活》)
B.公债的情势危急,几近绝望的吴荪甫把仅存的希望放在杜竹斋身上,千钧一发之际,杜竹斋却倒戈转向赵伯韬一边。吴荪甫彻底破产了。(《子夜》)
C.黛玉去怡红院访宝玉,因晴雯不开门而闷闷不乐,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更生误会,在沁芳桥畔因满地落花勾起她无限伤春愁思,她含泪葬花。(《红楼梦》)
D.副主教弗罗洛刺伤弗比斯后逃走,爱斯梅拉达却被认定为凶手,被判处死刑。在执行绞刑时,卡西莫多从钟楼上跳下来,救走了爱斯梅拉达。(《巴黎圣母院》)

E、在觉新的办公室,觉慧反复朗读《新青年》杂志里的“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这句话,不仅激起了觉民的热情,也唤起了觉新痛苦的回忆。(《家》)



4、单选题  下列说法与《游褒禅山记》 原文意思符合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古人对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等的观察,往往都有心得体会,而今人没有,于是抒发“今不如古”的感慨。
B.作者认为,如果有志、有力,再加上外物相助,就一定能达到险远之地。
C.作者说古人观天地、山川常常有得,作者自己也有所得,古人之得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作者之得是“尽吾志”。
D.作者以游山作比展开议论,为的是说明怎样才能做到像古人那样探究、思考得广泛而深入。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
小题2:善万物之得时,____________。(《归去来兮辞》)
小题3:层峦耸翠,上出重宵;________,________。(《滕王阁序》)
小题4: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小题5: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小题6: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陈情表》)
小题7: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_______。(《陈情表》)
小题8:臣________,死当结草。(《陈情表》)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