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2019-06-28 17:08:12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将下面几个句子重新排列组合,最连贯的一项是 ( ) ①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皮鞋,显得很寒素。 ②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③回 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窘迫,几乎无地可容。 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乘了航船进城了。 ⑤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A.③⑤①②④ B.①⑤③②④ C.⑤②①④③ D.①②⑤④③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 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分析可知:①总说窘迫现状,⑤原因,③回到故乡之后的遭遇,②现在的“糊口”, ④乘了航船进城原因。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奥地利作家卡夫卡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值得注意、最深刻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有《变形记》、《乡村医生》等。 B.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最伟大的奠基者,他的自传体三部曲被列宁誉为一部“非常及时的书”。 C.《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一部力作,描写一个老渔夫与鲨鱼搏斗的故事歌颂了人的伟大力量,他因此获得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D.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千只鹤》等,笔法细腻,感受敏锐。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自传三部曲”改为《母亲》)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旬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一定要认真对待,绝不能敷衍了事。 B.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里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 C.小说通过典型的语言描写,把这几个有着不同性格特点的妇女形象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D.虽然他的话我不懂,我的话他也不懂,但是我们凭着手势和动作,便言为心声了。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A.“敷衍了事”指做事不认真,随便应付一下,不能用来形容对待质量的态度,应改用“等闲视之”。B“萍水相逢”指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而此句说几年前即已认识,两者矛盾。该用“不期而遇”。D.前边说彼此的话彼此都不懂,当然就说不上“言为心声”了,可改为“心心相印”。]
本题难度:一般
4、改错题 下面一段话中标序号的部分有三处必须修改,请你根据要求写出修改办法。 2010年1月上旬①,中学生文学社研究中心在重庆市进行了第十届年会②,来自全国各地③的180余名④师生代表交流并总结了⑤文学社团的活动经验。会议还通过⑥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以及怎样进一步繁荣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⑦等问题展开了讨论⑧。 (1)?________处的修改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处的修改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处的修改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②?“进行”改为“召开”或者“举行”“举办”等 (2)⑤?改为“总结并交流” (3)⑥改为“围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辩论赛中,辩论者往往可利用对方类比推理中存在的“破绽”进行反驳,使对方的推理站不住脚。某单位甲、乙二人就“跳槽是否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这一问题,进行了一场辩论。请你替乙方就甲方类比推理中存在的“破绽”写一段辩论词,补写在横线上。 甲:一个人投入到陌生的工作环境中,不可能完全发挥自身的作用。正如淮南的柑橘移植到淮北以后,结出的果子又小又苦,显而易见,水土不服嘛!跳槽与此同理。 乙:我看未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就算淮南的柑橘移植到淮北以后,因为水土不服结出的果子又小又苦。然而,如果移植到其他环境,比如与淮南类似或者更好的地方呢?结出的果子不就会又大又甜吗?植物挪到适合它生长的地方才会长得更好,人才也是如此。(不设统一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