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收入差别过大,造成骨干教师流失,对那些师资力量本就不厚实的普通学校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B.地震算什么!只要我们大家能够齐心协力,三人成虎,就一定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
C.鲁迅对阿Q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这不仅得力于他写作的高超技艺,更因为他对国民劣根性体味深刻。
D.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C(A项“釜底抽薪”比喻从根上解决问题,此处应改为“雪上加霜”。B项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C项穷形尽相:形容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D项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也形容声音微弱悠长。)
点评: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还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来帮助我们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在下列语句的横线上填写句子。要求:使上下文意连贯;与带点的句子句式或修辞手法相同或相近。(6分)
祖国的语言,像繁星那样灿烂,像珍珠那样宝贵,像牡丹那样美丽,像梅花那样芬芳。
祖国的语言,耸立着珠峰,镌刻着长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汉魏的风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明清的小说,有皇宫凤阙,阆苑奇葩,竹篱茅舍,朝暾霞光;有婉约浓艳,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雅豪放。
参考答案:①绵延着昆仑 流淌着黄河 ②有唐宋的诗词 有金元的曲剧 ③有朴素大方 有清新冷峻
本题解析:本段文字从三个方面来比喻形容祖国的语言。第一层用繁星与鲜花等来形容。第二层用珠峰,长城等来形容,所以空的地方也要找此类的事物,并且与前者句式要相同。第三层用文字或文化来形容,第四层用风格来形容,内容要与前面的相承接,相对应。
点评:本题出题方式很新颖,同时也增加了难度。前两层很容易填,后面两层要仔细分析,从哪个角度入手。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8处)(3分)
吴人有养猴于笼十年怜而放之信宿(没过两夜)而辄归曰未远乎异而舍诸大谷猿久笼而忘其习遂无所得食鸣而死。
参考答案:吴人有养猴于笼十年/怜而放之/信宿(没过两夜)而辄归/曰/未远乎/异而舍诸大谷/猿久笼而忘其习/遂无所得食/鸣而死。(3分,对3处得1分,6处得2分,8处得3分)
本题解析:断句步骤总结:1.通读,凭语感断,先易后难;2.抓词语,① 虚词:“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 “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 “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②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③抓语句核心,一般是谓语,然后前后追问,进行推断。3.观句式:对偶句、对举句、排比句,骈文中的四六句等。4.利用上下文内容的关连、呼应断句;5.找名词(或代词)。名词或代词往往充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即可确定停顿。6.找顶真。顶真是古汉语一种常见的修辞形式,句子往往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主语,也就是现代汉语的兼语句。7.依总分。文言文的句子,也有总分式的,我们可据此判断停顿。8.检查:利用翻译、语法分析或语感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当然,如果我们能够掌握比较丰富的文化知识,也可以帮助我们迅速而准确地断句。比如行政事务、名物制度等。
总之,这道题考查同学们综合运用文言知识的能力,如果我们能掌握一定的方法,再辅以必要的训练,相信在高考中取得满分是完全可能的。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中国人多地少,老百姓能过上温饱的日子已属不易。但了解中国的外国人都知道,中国市场上价格之低廉,商品之丰富,决不差于多数西方国家。
B.英军狙击手利用这款软件可以对风速、子弹重力乃至地球旋转等各种细微因素对子弹轨道造成的偏差进行精密测算,从而准确地击中千米之外的目标。
C.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面临着巨大压力和特殊困难。
D.近几年,余秋雨坚持在网络上不断更新博客,交代自己的最新状况和最新作品节选,引来无数读者关注,博客点击率也一路飙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每对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率真/效率乘兴/乘风破浪复辟/开天辟地
B.脖颈/颈椎巷道/街谈巷议粮囤/囤积居奇
C.恫吓/吓唬薄面/薄利多销湮没/没齿不忘
D.趑趄/趔趄停泊/淡泊明志哽咽/狼吞虎咽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A.shuài/lǜ,chéng,bì/pì;? B.gěng/jǐng,hàng/xiàng,dùn?/tún;
C.hè/xià,bó,mò;? D.jū/qiè,bó,yè/yàn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