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6-28 17:12:20 【

1、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注意题目要求,句式的特点是该题型的隐形要求,要注意把握。本题要比喻贴切,给2分;句式与示例相同,给2分;语意通顺,给2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松弛精粹其貌不洋鼎力相助
B.渲泄追溯老生常谈食不果腹
C.脉搏沉湎蛛丝马迹坐收渔利
D.赝品杀戮各行其是出奇不意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A.其貌不扬? B.宣泄? D.出其不意)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与下面语句衔接连贯的是?(?)
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侦查,中午12时,?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全部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将其抓获,并起获了全部赃物和赃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句中的划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切的一项是
[? ]
①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_________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②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________,萧索的________来的。  
A.稀稀落落 严厉 感慨
B.疏疏朗朗 严厉 感触  
C.疏疏落落 严厉 感触
D.疏疏落落 严肃 感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补充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7分;任选4句)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4)谈笑间,??。
(5)人间如梦,??。
(6)使天下之人,??,独夫之心,??。


参考答案:(1)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4)樯橹灰飞烟灭
(5)一樽还酹江月
(6)不敢言而敢怒?日益骄固


本题解析:此类型的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多识记古典诗词及文言名篇, 还应注意“名句”的具体意境应用。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