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2019-06-28 17:31:32 【

1、单选题  对《再别康桥》运用的表现手法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的心境。
B.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C.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悄别离时那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像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D.全诗四行一节,诗行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2)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___;舸舰弥津,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1)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2)钟鸣鼎食之家 青雀黄龙之舳
(3)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日月忽其不淹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离骚》)
⑵竭诚则吴越为一体,?▲?。(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⑶怨不在大,?▲??▲?,所宜深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⑸劝君莫惜金缕衣,?▲?。(唐·无名氏《金缕衣》)
?▲?,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小题2:落霞与孤鹜齐飞,?。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王勃《藤王阁序》)
小题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参考答案:
小题1:木欣欣以向荣?感吾生之行休
小题1:秋水共长天一色?声断衡阳之浦
小题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本题错一字不得分,所以要注意易错字。每处1分,错、漏、添字的不给分。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补写名句。
(1)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江畔何人初见月?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世间行乐亦如此,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5)______________,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其二)》)
(6)山寺月中寻桂子,______________。(白居易《忆江南(其二)》)


参考答案:(1)海上明月共潮生
(2)江月何年初照人
(3)古来万事东流水
(4)乾坤日夜浮
(5)垆边人似月
(6)郡亭枕上看潮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