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请在所提供的名人中任选一个,先说说你对他(她)所作评价的比喻物,然后引用其中一句名言作佐证。例如:陆游——梅花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6分)
名人:屈原 司马迁 岳飞 李清照 曹雪芹 鲁迅 巴尔扎克
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比喻物2分 名言4分
(示例一)司马迁:泰山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示例二)李清照:海棠 知否知否,红肥绿瘦。
(示例三)鲁迅:孺子牛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
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出了为期3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站活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同学。由于受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乘客寥寥,而无偿提供的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无人问津成了摆设。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了伤心。
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爱心大巴”受猜疑,学子“爱心”变“伤心”,试问,是什么让“真的爱心”也无法生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A.规划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区域型特大中心城市为目标,打造以合肥为核心,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等城市的大合肥都市圈。
B.大型情景剧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 。
C.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D.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技应用偏差的重要保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 句式杂糅,“成为区域型特大中民城市为目标”杂糅。 B. 成份残缺。“采用”“营造”后缺宾语,“采用”后可加“方式、方法”等,“营造”后可加“情境”等。 D两面对一面。“能否”与后句“是……的重要保证”不搭配。
点评:对于病句,首先应弄懂考试大纲中六种病句的类型,并把握它们的典型特征。具体辨析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看词性,辨词义,查用词是否恰当;找主干,辨枝叶,查搭配是否得当;看结构,辨关系,查语序是否恰当;看句意,辨逻辑,查表达是否恰当;看照应,找对象,查成分是否残缺。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中肯/中意穿着/歪打正着横征暴敛/飞来横祸
B.创伤/重创桂冠/弹冠相庆得心应手/应接不暇
C.复辟/精辟 模仿/装模作样好大喜功/乐善好施
D.卡片/关卡度量/置之度外方兴未艾/自怨自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重点考察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zhòng? zhuó/zháo? yìng ,B.chuāng? guān héng/hèng;C项bì|pì,mó/mú,hào;D项“卡片”中的“卡”读kǎ,“关卡”中的“卡”读qiǎ,“度量”“置之度外”中的“度”都读dù,“方兴未艾”中的“艾”读ài,“自怨自艾”中的“艾”读yì。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我们要重整山河,建设更加美好的新北川!此时此刻,北川的恢复重建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对这个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文化的保护也已悄然展开。
B.本次中国古巴女排对抗赛上,因为赛前发烧,赵蕊蕊、冯坤昨天整场比赛作壁上观,代替她们首发的是马蕴雯和魏秋月。
C.这儿的路很陡峭,空气很挑剔,高耸入云的大山标志人生的一种高度,风雪垭口不容许生命中的弱者通过。
D.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全面回归和复兴,过去境遇冷落的原生态民族民间歌舞,开始大模大样登上舞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项,大模大样:形容傲慢、自大的样子;或形容洋洋得意,神气十足的样子。此处可改用“大行其道”,并删去句中“登上舞台”的文字。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