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九)
2019-06-28 17:37:07 【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A.沉沦 木讷嘻戏遮天蔽日 蜂涌而入 渲泄感情真知卓见
B.奚落遏止垢骂鼓惑人心变本加厉针贬时弊积重难返
C.堆砌简洁讪笑觥畴交错分内之事脱颍而出如法炮制
D.浮燥璀灿重叠元气大伤移风易俗崭露头角搬门弄斧



2、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指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传统,"骚"指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浪费主义传统。
B.盛行于宋江代的词,有许多不同的词调,每种词调各有特定的名称,叫词牌,如《西江月》、《念奴娇》、《永遇乐》等。
C.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中国话剧走向成熟,出现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其中曹禺的《雷雨》、《茶馆》尤其引人注目。
D.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双杠是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巨匠,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有《装在套子里的人》、《项链》等。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我校开设的选修课获得学生的一致好评,今年兄弟学校前来我校学习逾5000人次以上。
B.俄国作家巴别尔的战地文学作品,着力表现战争的残酷的真实以及特殊环境下人的真实心理,具有强烈的人性光辉。
C.今年4月23日,全国几十个报社的编辑记者来到国家图书馆,参观展览,聆听讲座,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世界阅读日”。
D.为了表现这种血肉相连的内部感受,舒婷采用了意象叠加和强化,使不可感的主体的情感,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东西,激活了读者的想象。



4、单选题  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故为之文以志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5、语言运用题  请根据前文内容,仿照画线句子,将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所写句子字数不要求必须和所给例句相同)(6分)?:
当人们欲在历史的长廊中发思古之幽情时,最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从一个城市走向另一个城市。如果你选择了寻访,就要带着愿望。这意味着在发现之旅上,再平淡无奇的人生也会变得丰盈。如果你选择了寻访,?。?,?。
如果你选择了寻访,?。?,?。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