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名句名篇默写》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一)
2019-06-28 17:46:51 【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羽扇纶巾,谈笑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题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苏轼《定风波》)
小题3:?,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小题4:斜阳草树,寻常巷陌,?。(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小题5:《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元代戏曲家?的杂剧代表作。
小题6:?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229年的历史。



2、单选题  下列对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辞,一种讲究句式和押韵的散文。因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
B.“表”是中国古代臣子向君王上书陈情言事,对君王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书”是书信、意见书的总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为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其中表的内容侧重议论和叙事,往往带有抒情色彩。
C.干支纪年是中国古人纪年的一种方式,它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六十年周而复始,故称“六十甲子”。例如《赤壁赋》中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和《兰亭集序》中的“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等句中的“壬戌”“癸丑”即是干支纪年法。
D.中国古代文人除了姓名之外往往有字和号。字是举行加冠礼之后才起的,是对名的解释与补充。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例如,陶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3、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9分)
小题1: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小题2:?▲?,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3:颜渊喟然叹曰:“?▲??▲?。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
小题4:宁赴湘流,?▲?。安能以皓皓之白,?▲??(《楚辞》)
小题5: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尘满面,鬓如霜。(苏轼《江城子》)



4、其他题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
(1)《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四句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
(2)《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几句,表达了曹操求贤若渴之心。
(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开头即表达了归隐的坚定决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杜甫一生漂泊,老病孤愁,《登高》中“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便是这种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5)《鹊桥仙》开始即描写了一幅夜空美景:“纤云弄巧,飞星传恨,_____________。
(6)李清照的《一剪梅》首句“_____________”领起全诗,点染出一片清秋景象。
(7)《过秦论》写秦始皇的声威达到顶峰的句子是:“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_____________,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5、语言运用题  阅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回答问题。
马克思认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是哪些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名句》高频考..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