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漫长的光阴,终于消解了我对父亲的畏惧,而我也已娶妻生子,成为一个丈夫和父亲。我终于感知到了那种流淌在血脉里的亲情,那是一种舍生忘死、奋不顾身的力量,一种欲罢不能的怜惜与心痛,于是我真正地理解了固执的父亲。
B.就是今天,每当我在语言的阅读与表达之中穿行时,一种接近和正在接近体验生命的幸福感,总是那么轻盈地充斥在我的周围,使我倍加珍惜和依恋。
C.要做好当前的抗旱工作,要坚持防洪抗旱两手抓,未雨绸缪,防范旱涝急转,抓紧进行堤防、水库隐患的排查与除险加固,加强检测预报,保障安全度汛。
D.本世纪初有疑古学派,怀疑“三皇五帝”的存在。数典忘祖是国人常犯的毛病,但国人更常犯的倒是相反的毛病:格外喜欢卖弄“先前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充斥:充满,塞满(含厌恶意)。此处应当改用“充溢”,其意思是充满,洋溢。A.消解:意思是(疑虑、嫌怨、痛苦等)消除,解除。C.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D.数典忘祖: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掉了。比喻忘本,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后来就用“数典忘祖”泛指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数”的意思是数着说;“典”,指礼制、掌故、历史事迹等。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只有实行________,才能保障人民的一切权利。
(2)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都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________,因为是悲剧结局,故以“长恨”为名。
(3)伊拉克这个饱经战火的国家,近日来,经常传来恐怖分子制造的________的血腥事件的消息,让世界人民为之担忧。
A.法治 题材 骇人听闻
B.法治体裁耸人听闻
C.法制题材耸人听闻
D.法制体裁骇人听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法治”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式,和“人治”相区别。“法制”指法律制度以及社会秩序。“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即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耸人听闻”,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骇人听闻”,使人听了惊讶、害怕,多指坏的事情。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受市场利益驱使,部分当代水墨艺术家的创作开始简单复制,水墨材料的特殊性也为其“偷工减料”提供了便利条件,尤其是写意画,画家仓促作画,大量留白、一蹴而就的作品相当多。除了偷工减料和简单复制外,盲目跟风创作的情况也可以信手拈来。一些易于为市场接受的符号,如马、假山石以灰暗背景下的没骨人物(国画技法名)等被频频复制。
A.驱使
B.尤其
C.一蹴而就
D.信手拈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三个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注意多义词语的积累记忆。D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思考,用在此处不合语境(注意不是“随手拿来”的意思)A.驱使:①命令人去做某事:受驱使而不得不做|妄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②推动:受自心所驱使。? B.尤其:副词。表示特别;更进一步。? C.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能力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而具备一定的能力又能够_______知识。
②由于公司上下精打细算,仅第一季度就______经费近百万元。
③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_____没有难住它,______磨炼出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
A.增殖节余非但/反而
B.增殖结余不但/而且
C.增值结余不但/而且
D.增值节余非但/反而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增值”增加产值或价值;“增殖”增生。知识应是增生,故句①选择“增殖”。“结余”,结算后余下;“节余”,因节约而省下。据句中语境,前有“公司上下精打细算”,故用“节余”。③而且,递进;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意料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下列字“嚷”、“仿”、“长”、“讲”四个字(4分)
“唐以前的诗是__①_出来的, 唐诗是__②_出来的,?宋诗是_③__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__④_出来的。 ”这几句白话,言简意赅,可谓一部简明中国诗歌史。我的体会,这是讲唐代以前是中国诗歌的发韧期,自然天籁,朴拙浑成;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期,直抒胸臆,而又各具面目;宋代是中国诗歌的转型期,思辨机趣,融情入理;宋代以后则是中国诗歌的滥觞期,流派繁多,然而缺乏原创。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参考答案:长、嚷、讲、仿
本题解析:每对一处给1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