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题 读下面的材料,在材料后面的空格内写出两个结论性短句(不超过25个字)(4分)
据悉,2012年《咬文嚼字》杂志发动广大读者“围观名家博客”,2月被围观的博主是郭敬明。众多语言文字专家发现,郭敬明的博文里充斥着错字、别字,包括把“令”写成“另”,把“了结”写成“了解”,“拉锯战”写成“拉锯站”,“名声大震”写成“名胜大震”等。语言文字专家分析称,除了这些态度粗疏的“笔误”之外,郭敬明基本不能准确辨析一些常见的易混字词,如“戴”与“带”、“副”与“幅”、“碳”与“炭”、“反映”与“反应”等。在郭敬明的一篇博客文章中,他将“蚍蜉撼树”误写成了“蜉蝣撼树”。事实上,蚍蜉和蜉蝣不能混为一谈,“蚍蜉撼树”语出唐代韩愈《调张籍》诗句“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蜉蝣”则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短暂。《咬文嚼字》总编辑、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郝铭鉴笑言,郭敬明的博客文章错误太多,“遍地荆棘,叫樵父如何下手?”这些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部分“80后”作家的缺陷和不足,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年轻时不擅长把握自己,做什么事都走极端显得过度。太急切地表现,?,??,?。太过于胆怯,?,?,?。一审势,看准了再做,二适度,得体地表现。古语说:“放者流为猖狂,收者入于孤寂。惟善操身心者,把柄在手,收放自如。”
①不太得体
②就容易太夸张激昂
③就害怕见人
④机 会来了也显不出你
⑤常滥情失控
⑥连一句整话都说不出
A.③①②⑤⑥④
B.②①③⑤④⑥
C.②⑤①③⑥④
D.③②①⑤④⑥
3、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A.在唐代著名诗人中,“大李杜”说的是李白、杜甫;“小李社”说的是李商隐、杜牧。
B.“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郑光祖。
C.“三言”指的是《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小说集。
D.“清代四大谴责小说”指的是《儒林外史》、《镜花缘》、《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
4、单选题 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_______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2)拿出血汗换的钱来孝敬工头,在她们当然是一种难堪的负担,但是在包身工,那是连这种送礼的_____也没有的!
(3)我们认为从长远看,“国八条”这个政策的出台可以_____整个中国房地产业更加健康、更加稳健地发展。
(4)斯琴高娃对记者说:“我对儿女很严格,也是因为拍戏的缘故,他们小时候会_______我,但现在他们都长大了,自己也经历了很多,已经能够理解我了。” ?
A.赢利? 权力? 保证? 抱怨?
B.赢利? 权利? 保证? 埋怨?
C.营利? 权力? 保障? 抱怨?
D.营利? 权利? 保障? 埋怨
5、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本想这次能在家乡同你见面,回家后才知道你由于正忙着搞科研,不回来了。
B.入秋以来,天津和北京的部分地区接连下了两场雨。
C.她9岁起就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并被一些文集选录。
D.“9?11”恐怖事件造成美国人民生灵涂炭,同时也带来了经济的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