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郦道元《三峡》)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3)映阶碧草自春色,??。?,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参考答案:(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3)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
本题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嶂”“蔽”“净”“频”“烦“。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4分)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中国各大城市管理中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在各种治堵方案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情况下,人们把希望寄托在了“车联网”上。“车联网”提供的是全方位解决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关系的系统方案。装有电子传感装置的汽车,可以与其他车辆、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实现在一个平台上的信息共享,从而实现解决城市拥堵的目的。“车联网”背后是汽车制造商、车载终端企业、电信运营商、IT企业、硬件供应商、交通信息内容运营商及服务商等组成的一长串产业链条。但目前仅仅出现了解决车与人关系的车载产品,它能通过GPS和无线通信技术为车主提供碰撞自动求助技术、路边救援协助、全音控免提电话和全程音控导航等服务。
这段文字介绍了“车联网”
参考答案:出现的背景(原因)、意义(目的、作用)、相关产业链和发展现状。
本题解析:材料是一段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段,解答时要从被说明的对象特征等方面入手分析,特别要注意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可以采用分层概括法,以句号为单位,分别概括出每句话的意思。第一句是在说“车联网”出现的背景,第二句是目的,第三句是背后产业链,第四句是目前的状况,然后再对每句的要点进行连缀、压缩和合并。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民为贵,_______________,君为轻。? (《孟子》)
(2) ____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
(3) __________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
(5)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6)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______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参考答案:(1) 社稷次之(2) 舞幽壑之潜蛟(3) 沾衣欲湿杏花雨(4)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5)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6)又恐琼楼玉宇?起舞弄清影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敕造(Chì) 歆享(xīn) 间或一轮(jiàn ) 数见不鲜(shuò)
B.便宜(Biàn) 吞噬(shì) 皮开肉绽(zhàn) 翘足而待(qiáo)
C.惫懒(Bèi) 蹂躏(lìn) 少不更事(gēng) 模棱两可(léng)
D.朱拓(tà) 祷告(Dǎo) 心广体胖(pàng) 厚古薄今(Báo)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pàng—-pán;Báo—Bó)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B.一项最新调查结果表明,我国65%的青年认为“诚实守信”、 “助人为乐”是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C.通过对小悦悦事件的反思,使我们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是最可怕的,人与人之间应该充满温情,这样我们才会感觉到温暖。
D.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已经明确地认识到,交通和通讯的畅通与否,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部分”有歧义,“部分”可以修饰“福利院”,也可以修饰“孤儿”。C项缺少主语,D项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去掉“与否”。
点评:做题思路通常是:疏理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看成分是否残缺或者赘余,看句子的主要成分即主、谓、宾之间,句子的枝叶即定、状、补与中心语之间是否搭配→→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语序是否恰当→→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表意是否明确,特别注意标志性病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