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6-28 18:05:52 【

1、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扛着瓦缸沿街叫卖,不小心手没有抓紧,瓦缸往后掉落,只听得“叭”的一声,摔成碎片。卖缸人头也不回往前走,路人跑过来问他:“为何摔破了缸,却看都不看一眼?”卖缸人说:“再看多少眼也不会变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罢。”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些什么联想和感受?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自拟题目;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文体特征鲜明。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据此,我们顺着原材料分析就会发现,卖缸人之所以大步往前走,是因为他明白再看多少眼也无法变成完整的缸。这就启示我们:当出现了失误(损失)的时候,如果我们一味停留在失误(损失)上,只会对自己伤害,而无益于事情的改变;放弃对“缸”的眷恋与惋惜,继续赶路才是聪明之举;放弃意味着新的开始,前面的路还很长,会有更多补偿的时候。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那么,我们对上述材料就会提出疑问,卖缸人的态度就一定对吗?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正因为害怕检讨自己的失误,害怕反思而失去了得到教训的机会,以至多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在同一个地方、同一条路上跌倒吗?这就启示我们一旦出现了失误或者说错误,首先应当毫不犹豫地停下来“看”一眼,反思检讨,才能走得更好更稳。这种立意是一种扩散性思维,能开拓我们的思维能力,写出新意,是寻求新思想,提出新见解,阐发新理论的一种思维角度。
  (3)辩证立意:把正反两方面的立意结合起来思考。既要有卖缸人的果敢,又要听从路人的忠告反思检讨,该走就走,该“停下来看”就看。这有利于思维的进一步发挥,使我们能够进行恰当合理的逻辑推论,写出立意新颖、主题深刻的文章来。
参考2011年山东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以43为基准分评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6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老子有言:“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刑”通“形”)也,高下之相盈也,先后之相随也。”诚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先与后,都因“比”而存在,生活无处不存在比。比有时很必要,但有时是一种不自量力;比有时令人失落,有时使人奋进……
你对“比”有怎样的体会或见解?请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参考201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以“让生命成为一本好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作文
请以“求同与存异”为标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述自身经历或现实生活,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审题时遵从三步法,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1、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点.。从内涵上理解就是在对事物的看法或态度上找出一致的地方、保留不同的地方。例如:两个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求同存异。
2、为什么求同存异。万物莫不相异”说的是事物的差异性和独立/独特性,而“求同存异,顾全大局”是处理问题尤其是社会问题的一个手段和方式。
3、怎样求同存异。求同是建立在根本原则基础上的求同,而不是一味的妥协退让,存异必须以不违背原则为前提,超出这个前提,就要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另一方面,善于存异,相互容忍各种风格、个性、和思想意识的存在,才能有助于求大同。
4、这种思想不仅可以用于中国外交,其实在处理人际关系,在交友中也常用到。人与人是有差异的,只有正视别人的不同,寻找与自己相锲合的地方,才会使友情更加稳固。
5、写作进最好不要过多的讨论国家大事,而不妨从身边开始,写对生活的主识,由狭隘到宽容,由求同,到存异,每一点进步都是闪亮的与惊喜的。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以“严寒之中春意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