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五)
2019-06-28 18:10:03 【

1、单选题  下列名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海世博会展示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科技、文化的精华,像这样规模空前的活动,我们能有机会躬逢其盛实在难得。
B.一些戏剧中有不少适应剧情需要的插科打诨的笑料,这样既可增添了令人捧腹的喜剧气氛,又可加强讽刺效果。
C.陆游与唐婉青梅竹马,后结为夫妻,因陆母反对,俩人只得忍痛离别,劳燕分飞,令人感慨欷



2、语言运用题  11月30日,2009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国31个考区的38个城市同时举行,全国有77.5万人参加考试,这一数据再创历史新高。这77.5万名考生将角逐约1.35万个职位,按此计算,淘汰率高达98%。今年的金融危机和就业寒冬,让更多人临时决定试试“国考”独木桥。“今年裸考注,明年再来!”有不甘心的考生打定主意想捧上公务员这只“金饭碗”。
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请就此事发表你个人的见解,要求观点明确,语言通畅,有理有据,字数控制在150字左右。(6分)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卓尔不群 出其不意 兵荒马乱 名负其实
B.毕恭毕敬 垂拱而治 世外桃源 题纲挈领
C.挥洒自如 剽窃成果 耳懦目染 揠苗助长
D.未竟事业 名门旺族 积重难返 座无虚席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们同这个犯罪集团展开了一场不共戴天的斗争。
B五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使我国改变了民生凋敝、满目疮痍的面貌。
C他已经养成了不务正业的习惯,整天东游西荡,专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
D.这都小说是作者长期处心积虑写出来的,它一出版,就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赞誉。



5、单选题  对下列四字词语中的错别字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A.至理明言/名莫明其妙/名舌 胎/苔时过景迁/境
B.阳逢阴违/奉划地为牢/画 两全齐美/其鞭辟入理/里
C.严惩不怠/贷责无旁代/贷 伶牙利齿/俐陷 井/阱
D.兵慌马乱/荒张惶失措/遑别出新裁/心同病相连/怜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文学类文本阅读..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