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七)
2019-06-28 18:28:52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指出下列“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 A晋近,奚不之晋 B侯因释之 C子言伐之,何也 D.其姑以为多私而出之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王艮,字止善,绍兴诸暨人。尚气节,读书务明理以致用,不苟事言说。淮东廉访司辟为书吏,迁淮西。会例革南士,就为吏于两淮都转运盐使司,以岁月及格,授庐州录事判官。淮东宣慰司辟为令史,以廉能称。 历建德县尹,除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经历。绍兴路总管王克敬,以计口食盐不便,尝言于行省,未报。而克敬为转运使,集议欲稍损其额,以纾民力。沮之者以为有成籍不可改,艮毅然曰:“民实寡而强赋多民之钱,今死、徙已众矣,顾重改成籍而轻弃民命乎!且浙右之郡,商贾辐辏,未尝以口计也。移其所赋,散于商旅之所聚,实为良法。”于是议岁减绍兴食盐五千六百引。寻有复排前议者,艮欲辞职去,丞相闻之,亟遣留艮,而议遂定。 迁海道漕运都万户府经历。绍兴之官粮入海运者十万石,城距海十八里,岁令有司拘民船以备短送,吏胥得并缘以虐民。及至海次,主运者又不即受,有折缺之患。艮执言曰:“运户既有官赋之直,何复为是纷纷也!”乃责运户自载粮入运船。运船为风所败者,当核实除其数,移文往返,连数岁不绝,艮取吏牍披阅,即除其粮五万二千八百石、钞二百五十万缗,运户乃免于破家。 除江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吉之安福有小吏,诬民欺隐诡寄田租九千余石,初止八家,前后数十年,株连至千家,行省数遣官按问,吏已伏其虚诳,而有司喜功生事者,复勒其民报合征粮六百余石,宪司援诏条革去,终莫能止。艮到官,首言:“是州之粮,比元经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岂复有欺隐诡寄者乎?准宪司所拟可也。”行省用艮言,悉蠲之。艮在任岁余,以中宪大夫、淮东道宣慰副使致仕。卒年七十一。 (选自《元史·良吏传》) 小题1.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苟事言说?苟:随便 B.以岁月及格?及格:到了期限 C.运户既有官赋之直?直:通“值”,费用 D.准宪司所拟可也?准:准备 小题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尝言于行省/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民实寡而强赋多民之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丞相闻之/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D.而有司喜功生事者/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小题3. 下列各句都表现王艮为百姓着想的一项是(?) ①以计口食盐不便,尝言于行省。 ②今死、徙已众矣,顾重改成籍而轻弃民命乎! ③移其所赋,散于商旅之所聚,实为良法。 ④运船为风所败者,当核实除其数 ⑤艮取吏牍披阅,即除其粮五万二千八百石、钞二百五十万缗 ⑥行省用艮言,悉蠲之。 A.②③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⑥ 小题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艮崇尚气节,为官时因为廉洁能干而被淮东宣慰司辟为令史。 B.王艮在任两淮转运盐使司经历时,通过自己的努力免除了加在当地百姓头上的不当盐税,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C.调任海道漕运都万户府经历,王艮在没有得到批复的情况下,果断地下令免除了许多运户的钱粮,使他们免于破产。 D.在做江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时,王艮建议把向安福百姓多征的田租全部免除,得到了上级的支持。 小题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集议欲稍损其额,以纾民力。(3分) (2)顾重改成籍而轻弃民命乎!(3分) (3)是州之粮,比元经理已增一千一百余石。(4分)
3、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9分,每题3分)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杀人如不能举举:举起 B.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细说:详细地解说 C.拔剑切而啖之啖:吃 D.窃为大王不取也窃:敬词,私下里
| 小题2:下列每组句子中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赐之彘肩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项王按剑而跽曰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C.因招樊哙出不如因善遇之 D.臣死且不避且君尝为晋军赐也
|
小题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樊哙陈词,把项王看得仅次于怀王,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所以项王屡屡赐酒,还加彘肩。
B.刘邦在危机中“如厕”是借口,实情是急于脱逃。招樊哙出,暗中有所谋算。
C.樊哙闯帐陈词后,项王赐座,表明杀机已经基本消除。
D.樊哙闯帐,“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主要表现樊哙对项王的愤怒、仇恨。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分)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3分)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
4、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
[? ]
①虽然,每至于族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④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⑥用之如泥沙
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⑧多于市人之言语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③⑤⑥⑧
D、②③⑥⑦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一面又问婆子们:“林姑娘的行李东西可搬进来了?带了几个人来?你们赶早打扫两间下房,让他们去歇歇。”
|
|
|
|
|
1. 王熙凤初见黛玉有哪几个动作?意图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王熙凤初见黛玉时的表情有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这段文字中王熙凤的肖像描写的作用是(? )
A.表现王熙凤的姿容俏丽。
B.表现王熙凤的性格特征。
C.表现王熙凤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
D.表现王熙凤服饰的高雅华贵。
4.选出对黛玉的心理描写和对贾母的第一段语言描写理解正确的一项(?)
A.黛玉对王熙凤的放诞无礼不满,贾母此语是为了缓和这种气氛。
B.黛玉对贾府的规矩产生怀疑,贾母此语则充满了对王熙凤的喜爱。C.黛玉推测出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贾母此语充满了对熙凤的喜爱。
D.黛玉意识到贾母对熙凤的喜爱,贾母此语则是掩盖这种喜爱之情。
4.下列对人物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曾迎接远客!”,先使闻声,王熙凤放诞无礼、先声夺人的出场是一种:各位听着,我凤姐来了;也是一种道歉:老祖宗,我迟到了。
B.“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风姿,实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女儿,真是圆滑之至。
C.“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王熙凤一心都在贾母身上,其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得淋漓尽致。
D.“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