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从此我没有见到三姑娘。到今年,我远道回家过清明,?,
一个站住了,前面的一个且走且回应,而我即刻认定了是三姑娘!
①走来两个妇人,?②阴雾天气,打算去郊外看烧香,
③被微风吹起波皱了。?④远远望见竹林,
⑤我的记忆又好像一塘春水,?⑥走到坝上,
⑦正在徘徊,?⑧从竹林上坝的小径,
A.②⑥④⑤③⑦⑧①
B.⑤③⑥⑦⑧①②④
C.⑥⑤③①②④⑦⑧
D.⑧①②⑥④⑤③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主要考查句意的衔接与连贯。②句的“打算”是为展开下文所作的铺垫)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甲:用于新闻报道
①在妇女代表队伍里,我看见了从农村来的,坚持了十三年斗争,把亲爱的独子贡献给解放战争,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监狱考验的一位中国人民伟大的母亲。
②在妇女代表队伍里,我看见了从农村来的一位母亲,她坚持了十三年斗争,把亲爱的独子贡献给解放战争,她自己也为革命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监狱的考验。
乙:用于小学语文课本
③有时太阳走入云里,它的光线却仍从云里透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人们要分辨出何处是水,何处是天,很不容易,因为只能够看见光亮的一片。
④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丙:用于会议讲话
⑤我们党的幼年时期,也就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经一再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把外国经验神圣化的幼稚病。患着这种病,只能使中国革命在黑暗中摸索,甚至陷于绝境。
⑥本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前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这是一个新的题型,考查对语言运用是否得体的理解能力。甲、乙、丙就是三个语境限制条件,面对传媒的众多读者,句①一个中心词(母亲)带含6项内容的长定语,这种句式读来费力,不如句②改为几个说明性分句,使全句的节奏显得比较舒缓。面对很少和文言文打交道的小学生,句③中用了一些文言味较重的词语,就不如句④改为口语化、形象化的表述更合适。丙引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胡耀邦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既然语境条件限制为口语表达,接受者解码依靠耳听心记,在这样的情况下,句⑤的口语化短句就比句⑥的书面语长句用的得体。)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修改下面的一个病句
到目前为止,人还不能完全控制自然灾害,农业收成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好坏决定的。
参考答案:应为“由……决定的”
本题解析:出现了固定结构、下定义,可能是结构混乱。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涣然 焕然一新启事 寻物启示
B.直言 仗义执言报复 远大抱负
C.成功 计日程功株连 珠联璧合
D.风声 谈笑风生出奇 出其不意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寻物启示”应为“寻物启事”。)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请运用拟人和衬托等手法以“我望着一轮中秋之月”为开头续写一段文字,要求赋予“月”某种性格、气质,表达一个中心,2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
(我望着一轮中秋之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秋的月如一个银盘,在天空中垂挂着。月把一片片皎洁的光辉洒向大地,轻轻地亲吻着小院的每一个角落。桂花仿佛在等待着一次与月的约会,散发着令人心醉的芳香,她婆娑的身影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更为多姿。思念吧!在月圆的时候,我们有权利思念,月的圆、月的美、月的柔,都给远方的亲人带去思念。月是远的,而相思的人的心是近的,是相连的。月圆之夜,思念和团圆是紧紧相连的。让我们面对月亮,在月饼香的伴随下,进入梦乡。(不设统一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