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2019-06-28 18:41:38 【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围棋大师聂卫平经常走出一些出其不意的妙着,使对手防患未然。
B.申奥成功,加入世贸,男足出线,今年真可谓是多事之秋。
C.白居易在地方为官时很注意接近民众,不管是乡间农妇还是下里巴人,他都能谈得来,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很多创作素材。
D.仅仅按市场经济规律办学,只能培养巧取豪夺和不尊重他人的狂热的拜金主义者。

选出下列各组中加横线的熟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难发生之前就加以防备。B“多事之秋”指事变很多的时期,形容国家不安定。C“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艺作品。)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默写,请在横线上补写所引诗文的句子.(两组中只选做一组)(共5分)
(1)①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    ,   ?   。《沁园春?长沙》
②风萧萧兮易水寒,            ! 《荆轲刺秦王》
③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
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雨巷》
(2)①不在沉默中爆发,?。《记念刘和珍君》
②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③寻梦??,?,满载一船星辉,?。


参考答案:(1)①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沁园春?长沙》
②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
③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雨巷》
(2)①就在沉默中灭亡《记念刘和珍君》
②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再别康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横线上依次所填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再别康桥》共有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着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________,如和我轻轻招手作别的西天的云彩,________,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揉碎”、“漫溯”、“挥一挥”等,________,给人以立体感。
(1)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 ?(2)人们视觉上美的享受靠它给带来
(3)康河里倒映的是河畔的金柳 ?(4)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
(5)把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6)使每一幅画变成了动态的画面
A.(1)(3)(6)
B.(1)(4)(5)
C.(2)(4)(5)
D.(2)(3)(6)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连贯即句与句的组合衔接恰当,要兼顾话题,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此类型题要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和呼应自然,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还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注意关键词和关联词语,寻找联系最密切的语素和相关的语句等。该题六个句子中前后每两句之间内容相近,要求结合语境分别选择一个。第一空的主语为上句的“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所以应选(1)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第二空仿照“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可知应选(4);第三空应选择“把字句式”。所以B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芳/赏/手理/
B.愤/对/发/
C.祷/长雕/见大/
D.毫/翩/褪航模/模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A. 分别读fēi? kào? chǔ ,故A符合。B.“慨/概”分别读kǎi/ɡài,其余分别读jiào? lèi ,故排除B。 C. “大/门”分别读“shà/xià”,其余读qí? zhuó ,故排除C。D. “吝/褪”分别读“sè/shǎi”,其余读xiān,mó,故排除D。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年画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年”文化的重要标志,贴年画是中国百姓庆祝农历新年的重要方式,如今,这种民间艺术已濒临灭绝。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面是一幅传统年画,请你命个题目,并从中任选两个象征事物,说出其中寄托的美好愿望。(8分)
   答:(1)题目是:                                                    (2分)
(2)a、              象征                                       (3分)
b、              象征                                      (3分)


参考答案:(1)福禄寿三星。(2分)
(2)图画中的 “佛指手”中的“佛”与“福”谐音, “指”与“子”谐音,佛手多指,有多子、多孙、多福的意思。 “蟠桃”象征长寿,相传西王母寿辰举行蟠桃盛会,蟠桃又称寿桃。 “鱼”指连年有余,表示生活富裕。(任选两个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