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A.距关,毋内诸侯 B.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C.张良出,要项伯 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1)(项伯)把事情全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
(2)项伯答应了,告诉刘邦说:"明天早晨能不能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省略句,通假字都为点)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兄本义为兄长,是名词,但因其位置处于动词之前,所以要活用为状语,因些译为:以兄长之礼。
小题1:A内通纳,使进入。C要通邀,邀请。D倍通背。背叛。通假字与形声字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形声字的声旁本身与形声字形成通假,即通假字 是本字的声旁字。如“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句话中用声旁字“具”代替本字“俱”。二是声旁相同的形声字互相代替形成通假。如:“被明月兮佩宝璐”。这句中“被”字代替本字“披”。三是用形声字代替声旁字造成通假。如:“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这句话中用形声字“材”代替声旁字“才”。
小题1:本段文字为教材中的文字,因翻译时要结合上下文,张良意在劝项羽趁着这个机会好好对待他。
小题1:代回原文,一一对照,“项伯听了沛公的解释后相信了沛公不敢反”文中无依据。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首先要确定关键词的含义,再联词成句,使之词达句顺。关键字:(1)具译为全部,以介词把。俱是一起的意思。(2)谓译为对谁说。旦日译为第二天。蚤是通假字。谢为道歉。句式:(1)具告以事为状语后置,应是以事具告。与俱去为省略句,应为与之俱去。(2)没有特殊句式。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杨镐四路丧师,京师大震。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列上十议。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未几,熹宗即位。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帝善其言。方议用,而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御史邱兆麟劾之,复移疾归。天启三年起故官,旋擢礼部右侍郎。五年,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擢本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先启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帝从其言,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光启为监督。四年春正月,光启进《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是冬十月辛丑朔日食,复上测候四说。其辩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与郑以伟并命。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明年十月卒。赠少保。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乃谥光启文定。久之,帝念光启博学强识,索其家遗书。子骥入谢,进《农政全书》六十卷。诏令有司刊布。加赠太保,其孙为中书舍人。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 超:越级
B.时辽事方急 急:着急
C.以左侍郎理部事 以:介词,凭、用
D.守敬且尔 且:副词,尚且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徐光启有志用世的一组是(? )
①累疏请练兵自效。
②由庶吉士历赞善。
③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
④练兵通州,列上十议。
⑤加赠太保,其孙为中书舍人。
⑥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光启,字子先,是上海的人。曾跟从西洋人利玛窦学习天文、历算、火器,并完全掌握其方法。
B.徐光启曾大力提议多铸造西洋大炮,以供守城用。熹宗虽然考虑采纳他的建议,但因与兵部尚书崔景荣的建议不一致,最终没有被采纳。
C.崇祯皇帝因为日食预报发生错误,想要处分钦天监台官。但徐光启认为不能责怪钦天监台官计算出差错,而是任何一种历法使用久了,就必定会出现差错,应该及时修正。
D.徐光启死后,他的儿子徐骥因主动献上《农政全书》六十卷而被升为太保一职。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
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C
3.D
4.(1)徐光启因自己的抱负不得施展,请求,(熹宗)没有。接着(徐光启)因病请假回乡。辽阳,熹宗下令起用他。
(2)御吏说,徐光启盖棺下葬时,口袋中没有多余的,请朝廷加以,来使贪赃枉法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帆山子传
(清)袁枚
真州有逸人曰帆山子,姓员,名燉,字周南。帆山子,其别号也。性逋宕不羁。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尝曰:“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或下一令曰:途遇被妹,平视者笞,受笞者必多;又下一令曰:归家能殴兄妹者赏,受赏者必少。何也?一情中所有,一情中所无也。善为学者,务究大义而顺人情以设教。”其持论快彻,大率类是。余每至邗江,必招与俱。帆山知余之好之也,扼腕而谈,汩汩如倾河。尤长于说往事,叙先贤遗迹。凡可喜可愕,可嗢噱①绝倒者,腾其口抑扬而高下之,尽态极妍。
身短而髯,圆面。终身布衣,家无担石,气象充充然,不类贫者。逡巡有耻,遇人无机心。假馆某某家,偶有不可于意,色斯举矣。居常不系袜,或戴道士冠,挂尘尾。几上罗列图书、珮环。椭狡零星,手自摹拭。见美男子则惵然意下,目往而足欲随,或尤之,笑曰:“吾何与哉?《易》称‘见金夫②,不有躬’,圣人诏我矣。”其风趣如此。
论曰:庄子有“人貌而天”之说,帆山子真气盎然,盖纯乎天者也。年七十四而终。闻临终预知死期,奉其祖父木主埋先人垅中,而以所玩器物尽贻朋好,拱手而逝。自称无方之民。其信然矣。其挚友江吟香素敦风义,有友五人,哀其无后,每逢寒食,辄具鸡黍纸钱。设位,祀之于江上之延生佛舍。帆山,其一也。盖即宋玉“招魂”、圣人“于我殡”之义。呜呼,仁哉!
(选自《袁枚全集》,有删改)
注:①嗢噱(Wà jué):笑谈,笑话。 ②金夫:有钱有势的男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持论快彻 彻:透彻
B.叙先贤遗迹 遗迹:留下踪迹
C.圣人诏我矣 诏:教导
D.自称无方之民 无方:不行礼义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卒不为先儒所囿 不者,吾属皆且为所虏
B.一情中所有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C.扼腕而谈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D.祀之于江上之延生佛舍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小题3:下列句子中,全都体现帆山子性格“不羁”的一组是( )
①汉儒泥器而忘道,宋儒舍情以言性,皆误也 ②扼腕而谈,汩汩如倾河
③腾其口抑扬而高下之 ④逡巡有耻,遇人无机心
⑤居常不系袜,或戴道士冠,挂尘尾 ⑥椭狡零星,手自摹拭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帆山子看来,命令人在路上不直视美貌女子,或者回到家里殴打自己的兄妹,都是不合人的性情的。
B.帆山子见到美男子就心慌意乱,眼睛盯着而脚像要跟着,他却风趣幽默地解释说自己合乎圣人之道。
C.帆山子有仁爱之心,有五个朋友,故而在他死后,他的好朋友江吟香每逢寒食节就会在寺庙中设灵位祭祀他。
D.帆山子是一位隐士,为人豪放不羁而又自尊自爱,谈吐、举止都显示出他是—个“真气盎然”的人。
小题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1)读经书悉通晓,卒不为先儒所囿。(3分)
(2)善为学者,务究大义而顺人情以设教。(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C
小题5:⑴(帆山子)读经书(古代经典)都能通晓(明白),终究不被(受)前代儒士观念的束缚。⑵善于做学问的人,一定要推求(探究、探求)大道理而顺乎人的性情来实施教化。
本题解析:
小题1:B项,旧事,往事。“迹”意为事迹。
点评:文言实词重点考语境义,本题选词较好,几个词都可通过语境来推断其含义,重点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考到了考生灵活运用课内知识,举一反三的能力。
小题2:A介词,表被动; B助词,无义/助词,所字结构; C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假设; D介词,在/介词,比
点评:本题命题不够严谨。选项中“所”的意义与用法严格的来说是一样的,都是所字结构助词, 而本题将二者区别对待,个人认为是不正确的。
小题3:①思想不受束缚,③臧否古人,率性而为,不受束缚,⑤衣着随意体现其不受束缚。②言其善谈,④言其为人节制、自尊、坦荡,⑥言其爱洁净
点评:本题题干所选信息很巧妙,考生要选出正确选项必须先理解“不羁”一词,所以本题既考到了筛选信息的能力,更考到了理解重要句子的能力。
小题4:“呜呼,仁哉!”是作者赞叹江吟香的话。张冠李戴
点评:本题在原文有选择性的设置了一个小陷阱。没牵涉到更多的方面,所以难度不大。只要学生比对原文就比较容易看出来,符合考纲中“浅易”的要求。
小题5: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1)悉:全、都。通晓:明白。卒:终究。为……所……:表被动。囿:束缚。(2)为学者:做学问的人。务:务必、一定。究:探究。以:连词,表目的。设教:实施教化。
点评:本题较好,考查到的文言现象有一词多义:悉、卒、究。有固定词组:为……所……。两句话包含了多种常见的文言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参考答案:1. C
2. B
3. 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面几个带“是”的句子分为四组,其中与“不知木兰是女郎”中的“是”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