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2019-06-28 18:53:51 【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蚓无爪牙之利,_____________,上食埃土,_____________,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2)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3)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_。冰泉冷涩弦凝绝,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参考答案:(1)筋骨之强 下饮黄泉
(2)如怨如慕 舞幽壑之潜蛟
(3)幽咽泉流冰下难 凝绝不通声暂歇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填空题  把左右两组中相对应的诗词名句连成线,并说明出处。
①野旷天低树  ⑨不破楼兰终不还    ①—_________
②会当凌绝顶  ⑩燕山月似钩      ②—_________
③鸟宿池边树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_________
④大漠沙如雪  江清月近人      ④—_________
⑤黄沙百战穿金甲  半江瑟瑟半江红  ⑤—_________
⑥长风破浪会有时  一览众山小    ⑥—_________
⑦春潮带雨晚来急  僧敲月下门    ⑦—_________
⑧一道残阳铺水中  野渡无人舟自横  ⑧—_________


参考答案:《宿建德江》
《望岳》
《题李凝幽居》
⑩ 《马诗》(其五)
⑨《 从军行》(四)
《行路难》
《滁州西涧》
《暮江吟》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注】。”(《论语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小题1:?,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小题2:?,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小题3:??。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小题4:?,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
小题5:元嘉草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参考答案:
小题1: 雕栏玉砌应犹在?
小题2: 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小题3: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小题4: 羽扇纶巾
小题5: 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的默写识记。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养。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作家和作品要对应,不出现常识性错误。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砌”“暇”“纶”“胥”等。每句1分,句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添字等情况,该空不给分。学生对于常见名句名篇的准确背诵和规范书写能力,平时要夯实基本功。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3)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但为君故,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参考答案:(1)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
(2)念去去 暮霭沉沉楚天阔
(3)青青子衿 沉吟至今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